四逸台

异时常独饮,对月成三人。

已喜三士游,况遇金城辛。

洧渊俯龙室,废台干白云。

委径已就荒,九仞将遂湮。

飘然如四鹤,蹑屐披荆榛。

北冈翻波涛,南岫列嶙峋。

登台与佳名,大笔书苍珉。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木春。

诸公廊庙材,我期兹隐沦。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不同时刻,我常常独自饮酒,对着月亮仿佛有三人相伴。
已经为能与三位贤士交往而欢喜,更何况遇到像金城辛这样的人才。
洧渊之下有深邃的宫殿,废弃的高台直插云天。
小路已经荒芜,那高大的建筑即将被埋没。
我飘然而去,如同四只白鹤,穿着草鞋拨开荆棘前行。
北面的山岗翻涌着波涛,南边的山峦排列着峥嵘怪石。
登上高台,以美好的名声相称,豪迈地在青石上挥毫泼墨。
占据这山水清幽之地,坐看草木生机盎然。
各位都是朝廷栋梁之材,我期待在此隐居避世。

注释

异时:不同时刻。
独饮:独自饮酒。
月:月亮。
三士:指贤士。
金城辛:可能是人名,表示人才。
洧渊:地名,深渊。
龙室:宫殿的美称。
废台:废弃的高台。
白云:形容高远。
委径:荒芜的小路。
九仞:极言高大。
飘然:轻盈的样子。
四鹤:比喻自己。
北冈:北方的山岗。
南岫:南方的山峦。
苍珉:青色的石头,代指大地。
草木春:形容草木繁茂如春。
廊庙材:朝廷栋梁之材。
隐沦:隐居避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四逸台》,从内容上看,诗人在描述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异时常独饮,对月成三人。”表明诗人喜欢在不同时光独自饮酒,对着明月,仿佛有两个幻影的伴侣。这种境界既表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也透露出他对友情的渴望。

“已喜三士游,况遇金城辛。”这里的“三士”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隐逸之士,而“金城辛”则是具体的人名或地名。诗人表达了对与志同道合之人的喜悦之情。

“洧渊俯龙室,废台干白云。”“洧渊”指的是水流清澈,“龙室”可能是形容自然的壮丽或神秘,而“废台”则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物是人非的情怀。

“委径已就荒,九仞将遂湮。”诗人描绘了路径被野草所覆盖,山高而险峻,即将被自然力量所吞没。这里表现出了时间流逝与自然界的强大。

“飘然如四鹤,蹑屐披荆榛。”诗人自比为四鹤,形容自己轻盈自在,但同时也要穿越荆棘丛生之地,这反映了诗人既追求精神的自由,也必须面对现实的艰辛。

“北冈翻波涛,南岫列嶙峋。”这种景物描写强调了自然山水的雄伟与变化无穷。

“登台与佳名,大笔书苍珉。”诗人在高台上与众多美好的事物相遇,用大笔力书写下这些珍贵的记忆。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木春。”这里诗人占据了这清泉和石头,让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即便是静坐不动,也能感受到春天草木生长的气息。

“诸公廊庙材,我期兹隐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有才华而又能与世俗保持距离的人物的赞赏和向往,这些人如同建筑材料,是修建精神避难所的理想之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隐逸自在、超然世外的意境。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对春二首(其二)

一点两点催花雨,章台走马无尘土。

少年去老能几时,买笑金钱不须数。

高阳酒徒多白发,长安佳妓今老妪。

共君把酒莫厌多,作意彊作青春主。

文章放行多气焰,笔画把捉无精神。

愿得神王如六通,日写万卷酬青春。

形式: 古风

对春二首(其一)

半阴半晴恼乱我,不禁春意惟殢春。

黄莺丁宁舌初转,杨花轻盈来弄人。

东家鞦韆多美女,舞腰娉婷衣金缕。

彩索徘徊渐渐高,墙头见人羞欲住。

柳下谁家薄媚郎,立马昂头不肯去。

形式: 古风

田舍女

田家女儿不识羞,草花竹叶插满头。

红眉紫襜青绢袄,领颈粗糙流黑油。

日午担禾上场晒,也喜年丰欲还债。

佣工出力当一男,长大过笄不会拜。

有者四十犹无家,东村定昏来送茶。

翁妪吃茶不肯嫁,今年种稻留踏车。

形式: 古风

白马寺诗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搆。

高林敞华榱,双泉逗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朮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