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儋

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

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

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

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

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

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

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形式: 古风

翻译

离别不知从何处产生,竟然在亲密的爱中。
反过来想想那些行路人,拂袖独自向西向东。
太阳偏西也不愿停留宴会,急匆匆驾车出了高大的城墙。
出行游玩并非心中所乐,只是担忧前路不通畅。
春天野外百花盛开,面对清澈的河水思绪无尽。
美好的时光坐着也得离散,世间的事情谁能与我相同。
归来后关上重重门户,默默地想念你的音容笑貌。

注释

何从生:从哪里产生。
亲爱中:亲密的关系中。
行路子:行路人,指离别的人。
拂衣:拂袖,挥手离去的样子。
日昃:太阳偏西,指傍晚。
留宴:留下参加宴会。
严车:装饰庄严的车辆,这里指送行的车。
崇墉:高大的城墙。
行游:出游,旅行。
端忧:真正的忧虑。
道未通:道路不通,比喻前程受阻。
百卉发:百花开放。
清川:清澈的河流。
芳时:美好的时光。
离散:离别分散。
世事:世间的事物。
可同:可以相同,指能有共同经历的人。
重关:重重门户,这里指家门。
音容:声音和容貌,指人的形象。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深沉的思念之情。开篇“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两句,直接点出了离别的痛苦源自于亲密的关系,设定了整首诗的情绪基调。

接着,“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描绘出行者在思念中重温往事,身影单独,穿梭于东西方向的旅途之上。这两句通过动作和方位,强化了离别后的孤独感。

“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则描绘了一天行走至暮色渐浓,仍旧不能停留,而是乘坐坚固的马车离开高大的城墙。这里传递出一种迫不得已的离别和急促的心情。

“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的不快乐,以及内心深处的忧虑,因为前路尚未明朗。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离别带来的不安与迷茫。

“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春光中依旧无法摆脱的无尽思念。这里借助自然之美,反衬出内心的哀愁。

“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则是对美好时光易逝、人事难以长久的感慨,以及面对这样的世事,感到孤独无伴。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情谊难守的深刻体验。

最后,“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归途,将要闭上心中的那扇门,沉浸在对亲人的回忆与思念之中。这两句为诗画上了一个含蓄而深情的句号。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真挚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灵澈远云门

我欢常在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人,祇似眼中月。

形式: 五言绝句

送苏评事

季弟仕谯都,元兄坐兰省。

言访始忻忻,念离当耿耿。

嵯峨夏云起,迢遰山川永。

登高望去尘,纷思终难整。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送豆卢策秀才

岁交冰未泮,地卑海气昏。

子有京师游,始发吴阊门。

新黄含远林,微绿生陈根。

诗人感时节,行道当忧烦。

古来濩落者,俱不事田园。

文如金石韵,岂乏知音言。

方辞郡斋榻,为酌离亭樽。

无为倦羁旅,一去高飞翻。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