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其二)

森森画戟拥朱轮,坐咏梁公觉有神。

白傅闲游空诵句,拾遗穷老敢论亲。

东海莫怀疏受意,西风幸免庾公尘。

为公过岭传新唱,催发寒梅一信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簇拥着朱红色车轮的是森然画戟,坐着吟咏梁公诗篇,感觉仿佛有神灵降临。
白傅悠闲漫步时只是空自吟诵诗句,拾遗这样的穷困老人哪敢与他亲近交谈。
不必再像东海的疏受那样忧虑,有幸避开庾公那样的尘世纷扰。
为了向您传达新的诗篇,我将越过山岭,就像春风催开寒冬中的梅花,带来春天的信息。

注释

森森:形容树木众多或威严的样子。
朱轮:古代贵族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这里代指尊贵者。
白傅: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以其诗才著称。
拾遗:官职名,唐代负责讽喻规劝的官员。
疏受:汉代疏广,以清廉闻名,后世常用来比喻廉洁的人。
庾公尘:庾亮,曾任西晋宰相,这里泛指官场的纷扰。
过岭:越过山岭,比喻长途跋涉或艰难的旅程。
寒梅:寒冬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早春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中晚唐之后词风转变的一个缩影。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感怀。

"森森画戟拥朱轮,坐咏梁公觉有神。" 这两句以富丽的词藻开篇,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画戟(古代车辕前面的装饰)和朱轮(红色的车轮),构成了一个庄重而又华丽的场景,而“坐咏梁公觉有神”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显示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白傅闲游空诵句,拾遗穌老敢论亲。" 这里,“白傅”可能是指唐代的白居易,他的诗歌平易近人,常被百姓传颂。而“闲游空诵句”则表明诗人在自然中徘徊,同时也在吟咏着前人的诗词。后两字“敢论亲”表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与古人心灵上的沟通。

"东海莫怀疏受意,西风幸免庾公尘。" 东海和西风都是指远离尘嚣的地方,“莫怀疏受意”和“幸免庾公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古文化的缅怀和自己不愿陷入世俗纷争的心态,庾信(庾公)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其“尘”暗指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

"为公过岭传新唱,催发寒梅一信春。" 这两句诗则更显得直接和具体。在这里,“为公过岭”可能是在叙述某种事件或是友人赠诗的场景,而“传新唱”则表明了对这份情谊的传承。后两句“催发寒梅一信春”,则通过自然物象的生长变化,寓意着对友情和文化传统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透露出苏轼对于古代文化的尊崇,以及他自身在文学艺术上的追求和寄托。同时,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唐代文化遗产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之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

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

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追和沈辽赠南华诗

善哉彼上人,了知明镜台。

欢然不我厌,肯致远公杯。

莞尔无心云,胡为出岫来。

一堂安寂灭,卒岁扃苍苔。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

山堂夜岑寂,灯下看《传灯》。

不觉灯花落,荼毗一个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其一)

一篇泷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

老去常忧伴新鬼,归来且喜是陈人。

曾陪令尹苍髯古,又见郎君白发新。

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