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庵所藏柳影及松梅二画因作二绝摹作砑花笺至今盛行于吴门(其二)

崔嵬霜干欲凌云,俯映寒梢数尺春。

须信苍髯净明老,坐中容有散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高大的松树白如霜,仿佛要直插云天
它的影子映在寒冷的树枝上,犹如春天的几尺阳光

注释

崔嵬:形容山或物体高大。
霜干:经霜的树干,比喻白而坚硬。
凌云:直入云霄。
俯映:向下照映。
寒梢:寒冷季节的树枝。
数尺春:几尺长的春天景象。
须信:必须相信。
苍髯:白胡子,这里指年老。
净明老:洁净明亮的老者。
坐中:座中,指聚会或场合中。
散花人:传说中能散花的仙人,这里可能象征有才华或特殊能力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艺术造诣。"崔嵬霜干欲凌云"中,“崔嵬”形容山石的雄伟,“霜干”则是雪后初晴的景象,这两字交织出一种清冷而又坚毅的意境,似乎连山也要冲破天际。接着“俯映寒梢数尺春”,诗人通过“俯映”这个动作,细腻地描绘了阳光斜照在枝头上,虽然是寒冷的季节,但依旧透露出几分生机。

下片“须信苍髯净明老,坐中容有散花人”,"须信"一词表达了一种信任和肯定,“苍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长者风范,而“净明老”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心性澄明的境界。紧接着“坐中容有散花人”,这里的“散花人”可能是指画中的梅花,或者是隐喻诗人自己在静谧环境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阳光、树梢以及诗人的自我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他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

李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仲弥性同次唐人二诗韵(其一)

尽日困登陟,跏趺聊对床。

岩空眩层碧,草细函幽香。

吊古谩秋思,开尊延月光。

随身有竿木,作戏且逢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功成亦赋短项翁诗复次其韵

君不见仲淹居河汾,目营四海心六经。

又不见子幼反田里,拊缶乌乌徒快耳。

续经愤世虽自喜,岂识浊醪函妙理。

皤然短项滑稽徒,却笑两翁非通儒。

可人风味敌冰壶,惟酒是务焉知馀。

不学羽衣李集贤,斗酒过量项飞泉。

复怜胡子名空传,缓急由人肠中乾。

高情陶彼勋华风,放怀那惜倾千钟。

鄙哉成德真小器,一击堕地羞空空。

嗟余磊磈填心胸,安得与尔长相逢。

会当乞尔扁舟去,烟雨空濛伴钓翁。

形式: 古风

短项翁

我生懒放世无偶,身即嚣尘志林莽。

寒饥未免困啼号,束带深惭为升斗。

先生闭户傲羲皇,云梦胸中吞八九。

抟风暂尔抑雄飞,万事纷纷付卮酒。

年来得此短项翁,落落虚怀真胜友。

烟蓑称体剪疏筠,老态婆娑固不群。

每笑鸱夷托后尘,臭味仍复羞昆崙。

何曾为致常持满,来此与尔谈胚浑。

异时先生登紫微,定自与尔相追随。

想应赖尔排纷扰,坐觉秋毫泰山小。

形式: 古风

赠学者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鐻。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