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怀紫阁峰僧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满山的雨色想必难以看见,隔着山涧的诵经声也听不到。
在紫色的阁楼深夜常常入定,石台上又有谁来清扫秋天的云彩。

注释

满山:整个山脉。
雨色:雨水的色彩,可能指雨天。
应难见:很难看到。
隔涧:隔着山涧溪流。
经声:诵经的声音。
又不闻:也听不见。
紫阁:紫色的阁楼,可能指寺庙或高雅的住所。
夜深:深夜时分。
多入定:经常进入静思的状态。
石台:石头建造的平台。
谁为:由谁来做。
扫秋云:清扫秋天的云彩,比喻清除心中的杂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秋夜怀紫阁峰僧》。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佛寺僧人的思念之情。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这两句描写了一场秋雨过后的宁静景象。雨后山色变得更加浓郁,但这种美景却难以寻觅;而远处寺庙中的佛经吟诵之声,也因为距离遥远而听不到了。这两句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氛围。

"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这里,“紫阁”指的是寺庙中的楼阁,诗人设想在深夜里,僧人在那里进行静坐禅修,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石台”可能是寺中的一处平台或石构建筑,秋天的云彩飘渺,不知有谁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扫除落叶,以保持清净。这两句则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那种超脱尘世、专注内心修行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寺院生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怀,以及诗人对于清净之地和精神追求者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秋暮送裴垍员外刺婺州

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州。

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荅客

竹间深路马惊嘶,独入蓬门半似迷。

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送萧世秀才

心交别我西京去,愁满春魂不易醒。

从此无人访穷病,马蹄车辙草青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其一)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