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竹林深处因赠拙归居士

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

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

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

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

行苦人未归,岩栖独清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游竹林深处因赠拙归居士》描绘了一幅深林雨后清新宁静的画面。"深林霁初霭",开篇即展现出雨后竹林中雾气渐渐消散的景象,显得格外幽深。"氤氲逗萝径",进一步描绘了藤萝小径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动态美。

"烦熇遍朱火",用朱火(可能是竹火)反衬出山中的寂静,尽管火光微弱,却无扰于山中宁静。诗人"爱此山中静",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的静谧的喜爱。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通过写石头仿佛在云雾中沉睡,鸟儿似乎在琴声中聆听,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平静。"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澄明,心灵更加深远。

最后两句"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诗人以佛教典故表达自己超脱世俗,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如同维摩诘居士般超脱,月光下的清泉映照出他的本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竹林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世事纷扰的超脱。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建安王彦真善墨竹道遇新宁林彦时写岁寒烟雨为别索余就题其上

黄鹤久为别,苍茫云海涯。

青鸾尔何来,婉娈湘山期。

烟雨变丛色,虚心独华滋。

于焉脱节劲,岂逐春华萎。

二十五清弦,一弦一悽其。

鸾惊复分去,鹤怨仍伤离。

纵使鸾鹤悲,终归集瑶池。

梧树秋不实,天霜落寒威。

谁能慰孤凤,日夕恒苦饥。

缄情寄幽梦,忆君苍筤枝。

形式: 古风

题画扇

山空水云净,月出洲渚白。

寒苇梳幽风,孤蓬逗秋色。

垂纶久忘鱼,击汰非干泽。

终愧坐磻溪,皓首钓人国。

形式: 古风

陈大家题董羽神变图

神踪发幽秘,变化谁可知。

玄感竟莫测,孰能驯扰之。

当其永潜翳,曾不异蛟螭。

时来一奋激,沛然与天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为游道人书栖真图

尘外俱太古,尘内多浇漓。

夜即吸沆瀣,晨将弄参差。

恬然不婴物,至道其无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