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九)

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

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

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

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邻居间充满爱意,常常开门相见。
秋风凉意送客人远行,夜晚宁静时吟诗颇多。
在书架上列出书籍目录,栏杆边记录药草知识。
到任后没有其他事务,只愿庭院种植满莎草。

注释

邻:邻居。
皆:都。
爱:关爱。
见:相见。
秋凉:秋天的凉意。
客:客人。
远:远方。
咏:吟诵。
题:标题。
书目:书单。
栏:栏杆。
药窠:药草记录。
官:官员。
别事:其他事情。
种:种植。
满庭莎:满院莎草。

鉴赏

这段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表达了邻里之间的友好往来,每当门打开,就能见到彼此的身影,这里的“相爱”并非情侣间的情感,而是泛指邻里间的和睦相处。这种氛围充满了人间真挚的情感。

"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则写出了在凉爽的秋天送别亲友,以及在安静的夜晚吟诵诗篇的场景。这两句体现出诗人的淡泊名利和热爱文学的个性。秋风送走了离去的人,留下了孤独的夜晚,而诗人却通过咏叹诗歌来慰藉自己,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高雅生活态度。

"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则是描述诗人在书房里查阅图书、记录草药的场景。“就架”指的是书架,“题书目”可能是指整理或研读图书,“寻栏记药窠”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医学知识的关注,可能也暗示着诗人的生活自给自足。

"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担任官职期间,没有其他杂事,只是在庭院中种植草本植物。这里的“莎”指的是野草或庭院中的小草,这里的“种得满庭”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投入。

总体而言,这段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田园生活中的平静与自得,其生活充满了文学、自然和邻里间的友好。这样的生活状态,恰如一幅温馨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到宁静而又深远。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

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

微官长似客,远县岂胜村。

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

斋心调笔砚,唯写五千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一)

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

路当边地去,村入郭门来。

酒户愁偏长,诗情病不开。

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二)

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绿衣。

官卑食肉僭,才短事人非。

野客教长醉,高僧劝早归。

不知何计是,免与本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三)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

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

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