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六)

性疏常爱卧,亲故笑悠悠。

纵出多携枕,因衙始裹头。

上山方觉老,过寺暂忘愁。

三考千馀日,低腰不拟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性格疏懒常常躺着,亲朋好友对此常常笑我闲散。
即使出门也经常带着枕头,因为公务才勉强束起头发。
爬山时我才感到自己已老,路过寺庙暂时忘却忧虑。
经历了多次考核已有一千多天,弯腰劳作我并不打算停止。

注释

性疏:性格疏懒。
常爱卧:常常躺着。
亲故:亲朋好友。
笑悠悠:笑我闲散。
纵出:即使出门。
多携枕:经常带着枕头。
因衙:因为公务。
始裹头:勉强束起头发。
上山:爬山。
方觉老:才感到自己老了。
过寺:路过寺庙。
暂忘愁:暂时忘却忧虑。
三考:多次考核。
千馀日:一千多天。
低腰:弯腰劳作。
不拟休:不打算停止。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诗,通过描述日常起居和自然山水之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平凡而温馨瞬间的珍视。开篇“性疏常爱卧,亲故笑悠悠”写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及与亲朋好友相处时的愉悦心情。接下来的“纵出多携枕, 因衙始裹头”则描绘了诗人外出时随身携带着舒适的枕头,以保持其生活质量。

“上山方觉老,过寺暂忘愁”一句,透露出诗人在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岁月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在寺庙的宁静氛围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最后,“三考千馀日,低腰不拟休”表达了诗人面对繁重的工作(“三考”指的是科举考试)依然保持着勤勉不息的态度,即便身体已经有所不适(“低腰”),也没有放松努力的打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既能享受生活乐趣,又能坚守职责的理想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七)

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床。

爱闲求病假,因醉弃官方。

鬓发寒唯短,衣衫瘦渐长。

自嫌多检束,不似旧来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八)

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

山宜冲雪上,诗好带风吟。

野客嫌知印,家人笑买琴。

只应随分过,已是错弥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九)

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

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

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

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

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

微官长似客,远县岂胜村。

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

斋心调笔砚,唯写五千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