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书院歌

司徒归欤秋月九,江上寻山历厖糺。

九峰何在郢城西,此景更无他处有。

谁将群物名飞走,取类应出前人口。

为鸡为马为象狮,指点相呼故非偶。

乌岭焦山自色形,远为神仙近慈母。

方床若为野人悬,断舸不劳津吏守。

公心好静复好奇,孰谓伤廉本无取。

书堂清敞据中区,曲径烟萝舒复纽。

云开画障当南荣,泉送琴声入西牖。

别来想像三十年,清梦几回诗几首。

鉴湖不用乞新恩,故物今还落公手。

九峰髣髴在壶中,一笑春风共醇酒。

谢安卧不负东山,杜甫望常依北斗。

携满青囊采药多,坐温白石观棋久。

香山老者复何人,此老此峰皆寿耇。

涯翁大作合磨崖,为问山灵汝知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九峰书院歌》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九峰书院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氛围。邵宝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首句“司徒归欤秋月九”,以司徒归家的意象引入,秋月九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江上寻山历厖糺”描绘了探寻山水的过程,隐喻着知识探索的艰辛与执着。

“九峰何在郢城西,此景更无他处有”两句,直接点明了九峰书院的位置与独特之处,强调其独一无二的风景与文化价值。随后,诗人通过“谁将群物名飞走,取类应出前人口”等诗句,表达了对自然万物命名的思考,以及对前人智慧的敬仰。

“为鸡为马为象狮,指点相呼故非偶”则以动物比喻,展现了书院中师生互动的和谐场景,同时也寓含着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接着,“乌岭焦山自色形,远为神仙近慈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书院周边环境的神秘与温馨,象征着知识与道德的双重熏陶。

“方床若为野人悬,断舸不劳津吏守”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展现了书院生活的简朴与自由,以及与外界的隔绝感,强调了书院作为知识避风港的独特地位。邵宝在此段中,也表达了对书院主人高尚情操的赞美。

“公心好静复好奇,孰谓伤廉本无取”则揭示了书院主人追求知识与宁静的心境,以及对廉洁自律的坚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

“书堂清敞据中区,曲径烟萝舒复纽”描绘了书院内部的布局与环境,清雅而有序,充满了学习与思考的空间。接下来,“云开画障当南荣,泉送琴声入西牖”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书院的宁静与和谐。

“别来想像三十年,清梦几回诗几首”表达了诗人对书院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知识与艺术创作的渴望。最后,“鉴湖不用乞新恩,故物今还落公手”则以鉴湖为喻,表达了对书院传承与保护的重视,以及对书院主人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考,展现了邵宝对九峰书院深厚情感与深刻理解。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邵宝成功地将自然美、人文美与精神美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徐员外送石子歌

秋官西来自三衢,赠我石子舁十夫。

问渠安所收拾此,急水滩头激浪馀。

君何太劳我太迂,谁知古意皆可书。

世间奇货玉与珠,我独爱此珠玉如。

君看磊磊复落落,长短圆方不须凿。

万壑千岩雨送来,沙与揩磨波与濯。

皎然洁素蔚然青,夏造殷因亦惟错。

寻常碌碌未足论,顾我一卷方华岳。

我行两浙西复东,布帆几飏严滩风。

一罂置此二三子,澄清激浊胶无功。

而今万辈皆我润,润泽不与他山同。

便将罗列阶左右,朝夕相看作良友,坦然函丈坚且久。

君不见一番雨洗一番明,中涵云气上应星。

形式: 古风

宝萱堂歌为华文远作

宝萱堂前春酒香,东风吹花初日长。

诸郎将儿寿寿母,宾阶有客森成行。

具区西来入海去,流到鹅湖未能遽。

乾坤汇泽同馀波,正似君家庆钟处。

君不见宜男有种春无涯,一年一觞如此花。

形式: 古风

焦山歌

焦山古称浮玉山,乃在南徐东北江波之间。

长江西来万馀里,地将到海天为关。

金山古金鳌,与此相伯仲。

高通鸟道两崔嵬,深入龙宫一空洞。

壮哉大观乾坤中,沧溟有际天无穷。

吐吞兮星日,呼吸兮风云,有时变怪起雷雨,满盈之动成晦蒙。

上观北斗定天极,下指地势惟兹水上之双峰。

吾尝济瓜州、弭京口,鼓楫中流屡回首。

仙翁招我上金山,指点焦山引杯酒。

君不见百川四渎先江河,安流争似惊涛多。

中河底柱复碣石,江山非此如此逝者何。

子登台,我歌此,吾道茫茫正如水。

形式: 古风

青山歌

吾闻太湖之上郡山丛,参差一碧皆摩空。

兹山乃独擅名字,两洞庭北夫椒东。

南条西来几经络,东将到海还盘薄。

左旋右引真有情,古色疑从天上落。

望湖亭如一巢小,万顷烟涛连树杪。

七十二峰名者谁,今古兴亡云杳杳。

援琴曾和桓山歌,断碑破冢如予何。

振衣独上最高处,沧浪调远清风多。

旧诏归来病新起,拭目江湖千万里。

丹邱信有在人间,兹山兹山无乃是。

老僧报我山花春,题诗为报山中人。

它日歌词已陈迹,谓君再拂湖边石。

吾尝一题少室三匡庐,不知山灵谓我今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