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其八十)

语默动静体安然,谢三抛下钓鱼船。

刚道参方不出岭,痴人犹尚走如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无论是静默还是活动,身心都保持安宁,
谢三放下他的钓鱼竿,决定离开

注释

语默:形容人的状态,静默或活跃。
动静:指动作的静止和动态。
体安然:身体和心灵都感到平静安详。
谢三:人物名字,可能是主角。
抛下:丢弃,放下。
钓鱼船:用于垂钓的小船。
刚道:刚刚说。
参方:可能指药材或治病的方法。
不出岭:没有越过山岭,可能暗示远方或困境。
痴人:愚笨的人,这里可能带有贬义。
犹尚:仍然,还。
走如烟:行动迅速,像烟雾一样轻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语默动静体安然",诗人以人的言语、沉默、动作和静止状态来象征生命的各个层面,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谢三抛下钓鱼船",谢三可能是一个隐士或修行者,他放下世俗的钓钩,暗示他已经超脱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两句"刚道参方不出岭,痴人犹尚走如烟","刚道"意指坚定的信念,"参方"可能指的是寻求佛法或者人生的真谛。"不出岭"暗指修行者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不再受限于世俗的束缚。然而,"痴人犹尚走如烟"又揭示出即使是最执着的人,面对无常世事,也如同轻烟般难以停留,暗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体现了禅宗崇尚的超脱与随缘的主题。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證道歌(其一一九)

万象森罗影现中,无头无尾耀玲珑。

常光运运从何起,始觉浑身赤挞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證道歌(其一一五)

无相无空无不空,拈槌竖拂警盲聋。

解道狗子无佛性,焉知全体与空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證道歌(其九十九)

争似无为实相门,朝歌暮拍整乾坤。

东边打著西边响,到头只用一光吞。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證道歌(其一三一)

是以禅门了却心,心心心外别无心。

如今只是旧时底,不换源机放旷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