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墓

登坛抛却钓鱼竿,庙食难酬一饭恩。

春老五陵佳气歇,近来谁复念王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登上祭坛,我舍弃了钓鱼竿,
无法报答寺庙里的每顿供奉之恩。

注释

登坛:指进入宗教或政治活动场所。
抛却:放弃。
钓鱼竿:象征闲适生活。
庙食:寺庙提供的食物,这里指朝廷或官府的供养。
酬:报答。
春老:春天结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借指京城繁华之地。
佳气:吉祥的气氛。
歇:消散。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可能暗指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思衍所作,名为《漂母墓》。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下:

"登坛抛却钓鱼竿":开篇即以强烈的情感动作开始,诗人登上祭坛,将钓鱼用的竿子随手抛弃。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彻底告别,也象征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奈放弃。这里的“登坛”可能暗示了一个特定的场合,是诗人与漂母墓前的一种仪式行为。

"庙食难酬一饭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和内心的沉重。古代庙宇常为飘泊失所者提供食宿,庙食在此处象征着漂母曾经给予的生活支持与关怀。而“难酬一饭恩”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漂母恩德的感激和回报无门的复杂情绪。

"春老五陵佳气歇":这里的“春老”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凋零,常用来形容岁月悠长带来的沧桑巨变。“五陵”通常指代古都长安附近的五座皇帝陵墓,这里或许是借以表达历史的沉重与自然景观的衰败。整句话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万象更新的感慨。

"近来谁复念王孙":末句则转向了对往昔人物的怀念,尤其是对那些曾经显赫一时但如今已被历史尘封的“王孙”(古代贵族或皇室后裔)的思念。这里,“近来谁复”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世事无常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漂母墓的祭拜场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与恩情的缅怀,以及面对历史更迭和个人命运无常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6)

李思衍(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雷御史

台上栖乌颤晓寒,朱帘云静楚天宽。

星芒摇动龙阿剑,霜气横陈廌角冠。

苦透柏心风力劲,清临梅影雪痕乾。

浑源闻有传家谱,夜露心香借易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元日

笋班玉立五云阶,曾醉天家舞马杯。

坐困庾楼分月久,明从尧殿带春来。

洪钧暖入宫桥柳,金鼎香传驿使梅。

爆竹一声春梦晓,沈香亭北牡丹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天庆宫

紫盖星临北斗躔,金门客去几千年。

蒙泉有味见福地,劫火离灰是洞天。

尘外仙家山上屋,日边帆影海东船。

飘飘云气蓬莱近,五彩飞鸾不用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见王参政

猎猎风沙透纸窗,地炉火歇冷侵床。

一声孤鹤唳残月,几杵疏钟敲晓霜。

黍律嘘春燕谷暖,梅花入梦楚天长。

归期乞趁东风软,醉袅丝鞭吟绿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