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离别之感的画面。词人通过“鹤怨猿惊”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环境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访邻寻里都非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
“款门溪竹一枝无,莫问堂前柳。”这两句以“一枝无”和“莫问”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哀伤,仿佛在说连最后一丝希望也已消逝,连柳树这样的常青植物也无法慰藉人心。接下来,“梁燕移巢去久,土花斑苍苔半亩”则通过燕子的离去和苔藓的生长,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增添了几分岁月无情的意味。
“煮茶院落,烧笋光阴,几时能又。”这几句话描绘了词人在院落中煮茶、烧笋的情景,试图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丝慰藉,但又感叹这一切何时才能再次拥有,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寂寞。
“卷尽荷钱,拗莲作寸还伤藕。”这两句通过描述荷叶、莲花的凋零,进一步渲染了衰败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不如蒲苇早飘零,却待秋风后。”这里将蒲苇与荷花、莲花进行对比,蒲苇早早地随风飘零,而荷花、莲花却在秋风之后凋谢,暗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感慨。
最后,“那更当歌对酒,算空留、千金敝帚。”这句话表达了即使在欢聚之时,也难以掩饰内心的空虚与悲哀,即使是珍贵的千金之物,在此时也显得毫无价值。“向人青眼,只有西山,倚栏窥牖。”词人转向自然寻求安慰,只有远处的西山和倚靠栏杆时的窥视,能给予他一丝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面对人生变迁、世事无常时的哀愁与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寄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