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平乐七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深情的画面。
“画楼吹角,酒醒灯花落。” 开篇即以“画楼”、“酒醒”、“灯花落”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夜晚酒后的孤寂氛围。画楼之上,号角声起,似乎在宣告夜的深沉与孤独。酒醒之后,灯花悄然落下,象征着欢乐的消逝和内心的空虚。
“梅未开残风又恶,今日元宵过却。” 梅花还未完全凋谢,但恶劣的风又接踵而至,仿佛预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元宵节已过,时光匆匆,让人感叹岁月流逝之快。
“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 更鼓声声,夜深人静,更显凄凉。翠绿的丝绢上,女子泪水如泉涌,千行泪滴,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与思念。
“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 最后一句,将所有的思绪与情感汇聚成一条春水,想象它最终流向远方的钱塘江。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哀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留恋。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清代词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