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为卢窦纪事(其四)

琉璃波面月笼烟,暂逐萧郎走上天。

今日归时最肠断,回江还是夜来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明澈的水波上映着月光如烟雾笼罩,我仿佛随着心爱的郎君一同升上青天。
而今归来之时最为伤感,江面上行驶的仍是那夜离别的船。

注释

琉璃波面:形容水面清澈如琉璃,波光粼粼。
月笼烟:月光朦胧,如同被轻烟笼罩。
暂逐:暂时追随,暗示短暂的美好时光。
萧郎:此处指心爱的男子。
今日归时:今天回来的时候。
肠断:极度伤心,形容极度的悲伤和痛苦。
回江:返回的江面,指离开后重经的江面。
夜来船:昨晚离开时乘坐的船,也暗指离别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遨游仙境的意境。"琉璃波面月笼烟",以琉璃般清澈的水面反射出迷离的月色和笼罩在其上的轻烟,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暂逐萧郎走上天"中,"萧郎"意指仙人或道人,诗人想要跟随他们一同升入天界,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逃离世俗羁绊的心情。

"今日归时最肠断"则表现出了诗人在享受了那份超然的快乐之后,回到现实世界时所感到的不舍和痛苦。这种感情转换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逃离尘世,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带来的种种束缚。

"回江还是夜来船"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和接受,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一种顺应。尽管心中有着超脱的愿望,但终究还是要回到自己的轨迹上,接受现实的安排。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理挣扎。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襄阳为卢窦纪事(其五)

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亦照泥。

千万春风好抬举,夜来曾有凤皇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八月六日与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韦戴同游碧涧寺赋得扉字韵寺临蜀江内有碧涧穿注两廊又有龙女洞能兴云雨诗中喷字以平声韵

空阔长江碍铁围,高低行树倚岩扉。

穿廊玉涧喷红旭,踊塔金轮拆翠微。

草引风轻驯虎睡,洞驱云入毒龙归。

他生莫忘灵山别,满壁人名后会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三兄以白角巾寄遗发不胜冠因有感叹

病瘴年深浑秃尽,那能胜置角头巾。

暗梳蓬发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

白发过于冠色白,银钉少校颔中银。

我身四十犹如此,何况吾兄六十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竹枝

深院虎溪竹,远公身自栽。

多惭折君节,扶我出山来。

贵宅安危步,难将混俗材。

还投辋川水,从作老龙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