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词表达了对左文襄公逝世的深切哀悼与缅怀。首句“属从湘上趋东国”,描绘了左公生前在湖南任职,后东迁的生涯轨迹,暗含其为国事奔走四方的辛劳。接着“噩耗惊闻涕满衣”一句,直接点明了得知左公去世的消息时,人们内心的震惊与悲痛之情,泪流满面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哀悼者的深切情感。
“非我受恩知己感,如公至性待人稀”两句,赞美左公不仅对朋友慷慨施恩,更是以其高尚的品性对待他人,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实属罕见。通过对比,强调了左公人格魅力的独特与珍贵。
“罗江汨水同悲咽,澧芷湘兰渐式微”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左公的影响比作流淌的江河和盛开的花朵,即使他已逝去,但其精神和影响依然在人们心中回响,如同罗江汨水的悲鸣,澧芷湘兰的凋零,却也暗示着它们的美丽与生命力在人们记忆中永存。
“寿迈七旬勋万里,秉灵川岳已全归”总结了左公的一生,赞扬他在年过七旬之时,仍为国家立下万世之功勋,其精神与灵魂仿佛已融入了自然界的山川之中,成为永恒的存在。这不仅是对其一生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人格与精神的最高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以深情的语言,既表达了对左公逝世的哀悼,又高度赞扬了他的品德与功绩,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怀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