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紫薇花书感四首(其二)

画省从容岁月宽,清香燕寝昔凝欢。

花开花落枯荣感,年去年来冷暖叹。

虚白堂中春寂寞,软红尘里梦阑珊。

可怜颜色经时别,珍重秋来次第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紫薇花的深切情感与感慨。首联“画省从容岁月宽,清香燕寝昔凝欢”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诗人回忆往昔在画省中的悠闲时光,以及在静谧的卧室中享受的那份清雅之乐。颔联“花开花落枯荣感,年去年来冷暖叹”则通过自然界的更迭,表达了对生命循环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冷暖的体味。

颈联“虚白堂中春寂寞,软红尘里梦阑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虚白堂的寂静与软红尘的喧嚣,一静一动,一内一外,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尾联“可怜颜色经时别,珍重秋来次第看”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即使与紫薇花相隔已久,也期待着秋天的到来,再次欣赏它的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薇花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对紫薇花书感四首(其三)

辛苦移根剩劫余,故园荒径近何如。

玉堂仙伴应怀尔,茅屋诗人转愧予。

过眼雾花皆幻境,惊心风木有空庐。

无言桃李今何在,杜牧多情句不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对紫薇花书感四首(其四)

欲持樽酒酹花前,爱惜榆光及暮年。

绛雪霏霏吹满地,白云渺渺望终天。

两开丛菊犹如此,千岁蟠桃恐未然。

长系春秋霜露念,看花再发月重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龙筠圃吏部寄题拙诗四首,适假旋,赋此为赠

龙子具史才,善学紫阳笔。

著书逾十年,凤池曾未入。

忽捧五朵云,变体效韦陟。

同游忆鹭渚,论文共畴昔。

古今纳怀抱,早兼才学识。

致身今省郎,回翔在禁密。

由来铨衡司,稽考近史职。

岂独藉文章,赓歌以报国。

子亦能诗人,投我累篇什。

性情本一气,我诗堪子质。

作诗如作史,即此见风力。

子诗无常师,往往有心得。

浪仙遇京兆,推敲偶相值。

公干肯升堂,澹台不至室。

诗道日趋下,竟成夤缘习。

而子独不然,品高诗自逸。

观人在忽微,我心仪有日。

以兹矢平生,当为邦司直。

看子上青云,晚成裕名实。

致君尧舜道,千秋事何极。

同学廿年余,心期应可必。

杜老称诗史,许身空契稷。

形式: 古风

送符征岩进士出宰楚南

圣门论仕学,其道原无二。

所期斯能信,未仕先求志。

民社初身膺,作宰匪容易。

汉代犹近古,经术以为治。

后世轻一行,遂将此事废。

上官持鉴衡,亦复儒为戏。

应对容止间,登场诧同类。

岂有读书人,不解读律例。

所嗟忠信薄,谁存哀矜意。

古称亲民官,慨然思慈惠。

符君始通籍,正当强仕岁。

胸有记事珠,面带诗书气。

书生本文弱,迂拙奚必讳。

但愿守其迂,毋工为趋避。

且常安于拙,甘让人巧智。

素质禀天授,骨格不妩媚。

肯效时世妆,恐为脂膏累。

阳城自署考,虞诩矜利器。

人各有所能,但行吾素位。

安静若无华,功可日月计。

念念在生民,孜孜务康济。

能不愧儒林,即以继循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