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秋郊射猎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翻译

重阳节过后,平原上的草都枯萎了,黄叶在疾风中凋落。记得春日骑马来此踏青时,多么的意气风发。如今故地重游已是萧瑟肃杀,空旷凋零。秋水映破长空,寒烟弥漫,苍穹飞雕,一片苍茫。
人生在世,年华易逝,须及时行乐。春天过后,依旧心绪绪无聊。想想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不若借酒射猎,英姿勃发,在夕阳下挥毫泼墨那是何等畅快。

注释

骚骚:秋日风吹草木声。
玉勒青丝:玉饰之马衔及马缰绳。
此代指骑马游春。
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作首饰。
后多代指女子或女子游春踏青。
寒烟如织:清寒浓郁的烟雾弥漫在四处。
皂雕:一种黑色的大型猛禽。
天惨:天色昏暗不明。
东君:司春之神。
刬地:只是、依旧、照旧。
短衣射虎:短衣,打猎的装束。
射虎,用汉李广故事。
在诗词中常以此形容英雄气概、英勇豪迈。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秋季郊野的景色和词人的情感体验。开篇以“平原草枯”、“黄叶树骚骚”渲染出秋意浓厚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接着回忆往昔,提及“玉勒青丝”、“落花时节”的美好,与“拾翠”、“吹箫”的欢乐形成对比,如今却只剩下“烧痕残碧”、“霜影乱红凋”的凄凉。

“秋水映空,寒烟如织”进一步深化了秋日的冷寂,而“皂雕飞处,天惨云高”则增添了苍茫辽阔之感。词人感叹“人生须行乐”,然而“两鬓萧萧”揭示了他的年华易逝,与“东君”(春神)告别后的孤寂无聊。

词人思考功名无常,只愿过简朴生活,“短衣射虎,沽酒西郊”,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最后,词人在“夕阳影里”独自“倚马挥毫”,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自我,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玉连环影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

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形式: 古风

生查子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

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