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黄素小楷昌黎伯夷颂盖在青社时所书以遗京西转运使舜元苏公者也后二百年大兴李侯戡得此本于燕及南来守吴乃文正乡里即访公子孙以畀之范氏喜而求诗为赋此二首(其二)

古今一理是纲常,范笔韩文妙发扬。

公卧首阳原不死,春风岁岁蕨薇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古今的道理都遵循着基本原则,韩愈的文章风格独特,发扬光大。
韩愈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首阳山,但他精神永存,每年春天,春风吹过,仍有蕨和薇的香气弥漫。

注释

古今:指历史与现代共通的道理。
纲常: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
范笔:韩愈的文风。
韩文:韩愈的文章。
妙发扬:巧妙地发扬光大。
公:指韩愈。
首阳:古代隐士居住的首阳山。
原:本来。
不死:精神不灭。
春风:春天的风。
岁岁:每年。
蕨薇:蕨和薇,古代常见的野菜,象征隐士生活。
香:香气。

鉴赏

这段文字摘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仇远的一首诗。从这几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今文理的尊崇和传承,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古今一理是纲常,范笔韩文妙发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视。其中“古今一理”指的是历史长河中不变的道理,“纲常”则是指社会伦理的准绳,即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而“范笔韩文”则是对两位著名文学家的尊称,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和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班固。他们的文章被誉为“妙发扬”,意味着他们的文学成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得以流传后世。

"公卧首阳原不死,春风岁岁蕨薇香" 这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缅怀。其中“公”指的是古代名士,如陶渊明等,他们隐居山林,不问世事;“首阳原”则是一个与道教仙人故事相关的地方,象征着超脱尘俗、长生不老的理想。而“春风岁岁蕨薇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春风”代表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力的旺盛,“岁岁”意味着年复一年,“蕨薇香”则象征着一种清新而持久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融合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自然之美和超脱尘俗理想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一)

淅淅秋风吹葛衣,新寒已到读书帏。

宦情客况俱牢落,不为鲈鱼也合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二)

不为鲈鱼也合归,山中鸡黍正秋肥。

东篱菊在家来好,莫学渊明较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三忠堂三首(其一)

丞相当年握笔时,封胡羯末总佳儿。

后来家有无穷事,便是天仙也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