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注释

陆困泥蟠:指诸葛亮未出世之前犹如蛟龙困在泥土之中一样。
适从:既没有机会施展抱负。
耕稼:指《出师表》中诸葛亮“躬耕于南阳”。
先主:指蜀汉昭烈皇帝刘备。
卧龙:诸葛亮的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陆困泥蟠未适从”表达了隐者对尘世的不羁与超脱,意在说明他并不随波逐流,而是有选择地隐藏自己。紧接着,“岂妨耕嫁隐高踪”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生活方式,并非因为不得已而为之,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以保持其高洁的人格和追求。

诗人通过“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这两句,引用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典故,暗示隐者虽然生活在普通百姓中,但内心却有着不凡的抱负和才能,只是暂时没有被人发现。这里的“卧龙”比喻那些隐藏在平凡外表之下的英雄或贤才。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对隐者的尊敬和赞赏。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塑造了一个既有智慧又有抱负的隐居者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情境。

收录诗词(63)

汪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 字: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战城南

风沙刮地塞云愁,平旦交锋晚未休。

白骨又沾新战血,青天犹列旧旄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昭君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郢中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

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项亭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