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六首(其三)

闻道单于使,年来入国频。

圣朝思息战,异域请和亲。

今日唐虞际,群公社稷臣。

不妨盟墨诈,须戒覆车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听说匈奴的使者,近年来频繁进入我国边境。
我们的太平盛世渴望和平,愿意在边疆与他国议和结亲。
如今我们国家如同唐尧虞舜时期,全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社稷的繁荣。
尽管可以暂时盟誓,但必须警惕过去的欺诈行为,以防重蹈覆辙。

注释

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外族统治者。
入国频:频繁进入我国边境。
圣朝:指政治清明、君主贤明的时代。
和亲:古代通过联姻来维护和平的外交手段。
唐虞际:唐尧虞舜时期的比喻,象征理想的政治局面。
盟墨诈:盟誓中的欺诈行为。
覆车新:新的覆车之鉴,指吸取历史教训,防止重蹈覆辙。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批评家严羽的作品,名为《有感六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和平理念的诗歌。

“闻道单于使,年来入国频。”开篇两句描绘了一位外交使者频繁地进入我国的场景,其中“单于”指的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此处诗人通过这些频繁的交流展示了国家间沟通与和解的氛围。

“圣朝思息战,异域请和亲。”第三、四句表达了对当前政府能够结束战争、谋求和平的赞赏,以及其他地区对于建立友好关系的渴望。“圣朝”指的是当时的宋朝统治集团,而“异域”则是指其他国家或地区。

“今日唐虞际,群公社稷臣。”第五、六句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盛世景象。在这里,“唐虞”指的是历史上的唐尧虞舜时代,那是一个被后人认为是太平盛世的时期。而“群公”、“社稷臣”则象征着国家的官员和朝廷,共同维护国家的祭坛与粮仓。

“不妨盟墨诈,须戒覆车新。”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对未来的一种警示,即在签订誓约时要谨慎,不应轻视历史的教训。“盟墨”指的是用血书写成的盟约,而“覆车”则是古代的一场战争灾难,常被后世用来作为不要重蹈覆辙的警示。

整首诗通过对外交交流、和平理念以及历史教训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与发展的深切期望。

收录诗词(148)

严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 字:丹丘
  • 号:“三严”;又与严肃
  • 籍贯: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

相关古诗词

有感六首(其一)

误喜残胡灭,那知患更长。

黄云新战路,白骨旧沙场。

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

襄阳根本地,回首一悲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冯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晴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临川逢郑遐之云梦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镫前语罢垂。

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