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六首(其一)

误喜残胡灭,那知患更长。

黄云新战路,白骨旧沙场。

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

襄阳根本地,回首一悲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错误地欢喜胡虏已被消灭,却不知更大的祸患还在延续。
战争的新痕迹在黄云弥漫的路上显现,昔日战场的白骨依然可见。
巴蜀地区连年哀痛,江淮一带多个郡县满目疮痍。
襄阳作为根基之地,回望过去,心中充满无尽的悲伤。

注释

误喜:错误的欢喜。
残胡:残余的胡虏。
患更长:更大的祸患。
新战路:新的战场道路。
白骨:白骨累累。
旧沙场:过去的战场。
巴蜀:四川地区。
连年哭:连年哀痛。
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
几郡疮:多个郡县的创伤。
根本地:根基之地。
回首:回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毁灭的图景。开篇“误喜残胡灭”,表达了对敌军即将被消灭的错觉喜悦,这种喜悦往往是短暂且具有欺骗性的,因为紧接着“那知患更长”显示了战乱并未结束,反而可能因为胜利而导致战争延续和灾难加深。

“黄云新战路”,黄色的云彩常被用来形容战乱的氛围,这里象征着新的战斗即将到来。而“白骨旧沙场”则是对过去战役留下的遗迹的描写,白骨成堆,诉说着战争带来的死亡与毁灭。

“巴蜀连年哭”,指的是巴蜀地区(今四川一带)因为战争而连年遭受痛苦和悲泣。"江淮几郡疮"则表达了长江与淮河之间地区(即今安徽、江苏等地)因战乱而导致的创伤与疾病,这里的“疮”字形象地比喻着战争对土地及人民的摧残。

最后两句,“襄阳根本地,回首一悲伤”,诗人提到襄阳,这座城池在历史上多次成为战略要地,此处被称为“根本地”,强调其重要性。"回首一悲伤"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战争所带来的深刻哀思与反省之情。

整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战争的深切批判,以及对受苦人民深沉的同情和哀痛。

收录诗词(148)

严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 字:丹丘
  • 号:“三严”;又与严肃
  • 籍贯: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

相关古诗词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冯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晴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临川逢郑遐之云梦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镫前语罢垂。

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

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

峰悬磴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

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

适来何事游人閒,飘飖八极寻名山。

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

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

共结天边汗漫游,重论方外云霞友。

海内诗名今数谁,群贤翕沓争相推。

胸襟浩荡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

寒空万里云开时,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瑶华赠君别。

君骑白鹿归仙山,我亦扁舟向吴越。

明日凭高一望君,江花满眼愁氛氲。

天长地阔不可见,空有相思寄海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