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
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
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
闻得上方存节俭,区区欲献野人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家妇女劳作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开篇“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木棉花在春天的盛状,其纯白如棉花般的质感,使人联想到农家妇女对待生活的朴实与勤劳。
接着,“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两句,则描绘了秋季纺织的景象。这里的“车转轻雷”形象化地表达了织布机杼声响,而“弓弯半月夜弹云”则通过半月形的梭子在夜晚穿梭,象征着妇女们即便在深夜也不忘勤劳纺织。
中间,“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农家妇女一年四季不懈怠地为家庭缝制衣物的辛勤。这里“衣裘卒岁吟翁暖”表明了她们所织之物带来的温暖,而“机杼终年织妇勤”则突出了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懈怠劳作的情景。
最后,“闻得上方存节俭,区区欲献野人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节俭生活的赞许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这里“闻得上方存节俭”指的是上等田地能够储藏丰收,而“区区欲献野人芹”则意味着即便是野生植物,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劳动人民辛勤工作和节俭美德的赞扬。
不详
驿道百年墓,征衣四世孙。
冲风行木叶,藉雪拜松根。
老觉貂裘敝,贫惟铁砚存。
倘徼先世福,犹足醉丘原。
宦情一片莫云浮,归兴双溪春水流。
惜别长官携酒盏,送行诗友候津头。
人方挟弹窥黄雀,我不知机愧白鸥。
数夕打篷风更雨,并无明月载空舟。
突兀霜崖俯雪洲,时时登览唤渔舟。
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间天共流。
三两可人曾此会,百千年后复谁游。
桑田不变金鳌健,祇恐吟翁白尽头。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
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
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
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