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或草为衣,或狮为舆。千变万化,无二文殊。
虽然觅则不可得,五台山色犹如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惟一的《文殊赞》。诗中以“或草为衣,或狮为舆”描绘了文殊菩萨的变幻多端和神通广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佛家所说的“千变万化”的概念。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这里的“无二文殊”强调了他的独一无二和不可言说的智慧。最后两句“虽然觅则不可得,五台山色犹如如”,表达了对文殊菩萨智慧深不可测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寻找智慧的不易,但其本质如同五台山的景色,恒常不变,令人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不详
月华如水夜沉沉,一曲箫韵韵更清。
曲罢莫言无觅处,西湖后夜转堪听。
入道蹊径无蹊径,日用现行何不省。
和南问讯已乖张,应对宾朋曾不隐。
同盂共饭况三年,话破那知万万千。
今日炷香重觅语,许时聚首成徒然。
老僧更不能忉怛,痛掌宁辞当面搭。
从教负痛走出门,呼天怨骂齿没舌秃口未合。
古教只知遮老眼,银蟾不觉上孤峰。
看来看到无看处,光境俱忘一卷终。
逢人乞一文,袋里敌国富。
不是下生迟,嫌佛不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