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笠泽丛书于陈长卿以诗还之

亲见子云貌不飏,迟以岁月名自彰。

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

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笔床茶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

有厨无烟釜爨空,过午悬箪藜苋美。

诗穷文怪两奇绝,造化别分闲日月。

一峰下岭晚当门,四颊寒鲈夜飞雪。

甘同世上伏腊勤,肯作人间觞豆客。

辟书不为救口忙,衔命终辞一官热。

借书当借物外书,洗除尘坌观浮虚。

异时曾此一过眼,故人相遇诚欢娱。

翩然好去追黄鹄,酒无两瓻歌一曲。

形式: 古风

翻译

亲眼见过你的容貌并不张扬,时间慢慢显现你的名声。
松江笠泽之地闻名遐迩,自古以来都是才子聚集的地方。
鸱夷子皮离去乘船远航,季鹰感怀世事如秋霜般凄凉。
五百年间,天随子的风范与汀洲杜若的香气一同飘扬。
在湖光中,笔墨茶香中,你轻吟清词。
厨房虽无烟火,午后仍有藜藿美餐。
诗才出众,文章奇特,你独树一帜,天地间的闲暇时光都属于你。
傍晚山峰下,门前晚景如画,夜晚四面寒鲈飞舞如雪。
你甘愿像世间节日一样勤劳,却不愿做俗世宴客。
拒绝官位并非为口腹之欲,而是厌倦官场的热络。
借书只求超越世俗的智慧,洗净尘埃,看透虚浮。
曾经匆匆一瞥,今日重逢实属欢愉。
潇洒离去,如同黄鹄翱翔,一壶酒,一曲歌,足矣。

注释

彰:显现。
松江笠泽:地名,才子之地。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此处指人。
季鹰:晋代人张翰,以秋风思归闻名。
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
伏腊:古代两种祭祀,泛指节日。
辟书:征召的文书。
尘坌:尘土杂物。
异时:过去或将来的时间。
黄鹄:大雁,此处比喻高洁的人。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王洋所作,题名《借笠泽丛书于陈长卿以诗还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陈长卿的敬意和对古籍的渴望。

"亲见子云貌不飏,迟以岁月名自彰。" 这两句描绘了王洋亲眼目睹陈长卿的风采,并非即刻显现,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展露其才华。

"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王洋在这里提及松江一带有许多藏书之地,这些地方成为了文人墨客竞秀才艺的地方。

接下来的"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轮回,以及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的交织。

"笔床茶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有厨无烟釜爨空,过午悬箪藜苋美。诗穷文怪两奇绝,造化别分闲日月。" 这几句则写出了书房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

随后“一峰下岭晚当门,四颊寒鲈夜飞雪。” 描绘了山间的幽深静谧以及季节变化带来的意象。

"甘同世上伏腊勤,肯作人间觞豆客。辟书不为救口忙,衔命终辞一官热。借书当借物外书,洗除尘坌观浮虚。"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于书籍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精神寄托的态度。

最后“异时曾此一过眼,故人相遇诚欢娱。翩然好去追黄鹄,酒无两瓻歌一曲。” 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以及生活中简单快乐的情趣。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嘉彦

释蹻淮西土,平生质胜文。

形模笑妇女,术业富丘坟。

客路酒欢喜,官曹名放纷。

银章犹断垄,馀事付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席上和郑顾道烛下海棠

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形式: 古风

徐氏幼妇以花献几筵妇高甥也

前徐爱孝世相传,日荐珍尝不计年。

便合一生成妇顺,旅酬今始见初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悯旱

天心爱民非不勤,民心有恨天必闻。

为嫌流水入城郭,指撝山泽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来空中无定性。

平时风伯谗口多,忍看云师自奔横。

愿得天公张网罗,要令灭迹须严科。

雷公传声泽灵死,呜呼奈尔风伯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