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

东山气清肃,中乃祠三忠。

我怀文文山,夙昔梦寐通。

携我烟霄间,俯瞰青濛濛。

乾坤正倾侧,玉简宁为功。

梦觉谨志之,浩然思无穷。

思公艰危日,九死来岭东。

哀歌沁园春,古木残阳红。

悲哉五坡岭,报国志未终。

岭梅最高品,著花冰雪中。

安知有南枝,向暖私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作者是清代诗人丘逢甲。诗中表达了对文天祥等忠臣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他们壮志未酬的深深哀悼。诗人通过描绘东山的清肃景象,寓言天地动荡之际,文山的忠诚精神犹如玉简般珍贵,但无法扭转乾坤。他梦中与文天祥同游,感叹其在艰难困苦中仍坚守报国之志,以《沁园春》的哀歌寄托哀思。最后,诗人借岭梅在冰雪中独自绽放,象征文天祥的精神永存,即使南枝向暖,也难以掩盖他的高尚节操。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忠贞气节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悲剧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一)

南澳海上山,缥缈隔烟雾。

凄凉陆丞相,中有衣冠墓。

我昔舟过之,苍郁见宰树。

韩山拜公祠,正笏俨相度。

想见海中魂,哀痛失玉步。

东皋访遗裔,堂宇已非故。

斯祠亦就荒,俎豆日不具。

罔两尔何知,英灵尚呵护。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二)

郁郁金城山,上有千岁松。

峨峨马公墓,遇者怀孤忠。

全家碧血葬,遗碣苍苔封。

我来吊昔贤,林影斜阳红。

登山旷四瞩,遥接沧海东。

山石俨伏虎,铭者为俞公。

公当有明时,平倭著奇功。

载观没羽字,如见挥戈雄。

死者不复生,生者多庸庸。

至今沧海上,日夜生夷风。

形式: 古风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三)

南风吹不竞,洲上妾送郎。

北风多杀声,妾心为郎伤。

黯然天水碧,海色明斜阳。

悲歌平元曲,变徵何慨慷!

至今红螺洲,春草为不芳。

男儿不报国,愧死陈璧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四)

阳明昔抚虔,且战且讲学。

中离薛先生,举家侍讲幄。

犹子方登朝,死谏节已卓。

惜哉真铁汉,一疏官复削。

青衣拜节归,京尘手亲濯。

中离溪汤汤,中离山岳岳。

夜半闻钟声,谁欤实先觉。

维时讲良知,仁夫尤卓荦。

建策平交南,持节巩边朔。

斯诚阳明徒,边材独腾踔。

竟忤仇严归,风节更雄倬。

沧海今扬尘,边警喧鼓角。

不能事兵戎,何以兴礼乐?

斯材不可得,令我思悠邈。

斯材纵可得,欲出伤谣诼。

河流自西来,颓波日以浊。

三河河上坟,丰碑半残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