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仙词寄顾云

记得初传九转方,碧云峰下祝虚皇。

丹砂未熟心徒切,白日难留鬓欲苍。

无路洞天寻穆满,有时人世美刘郎。

仙人恩重何由报,焚尽星坛午夜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昭象的《学仙词寄顾云》,展现了诗人对道术修炼和追求长生的向往。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古朴而富有韵味。

"记得初传九转方,碧云峰下祝虚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之法的追寻与渴望,以及他在碧云峰下向仙界祈愿的情景。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长生的强烈欲望。

"丹砂未熟心徒切,白日难留鬓欲苍。" 这两句则表达了修炼过程中的急切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丹砂是道教中常用来比喻仙药或内丹的物质,这里指的是修炼尚未成功,内心的焦虑和对于时光飞逝、头发变白的忧虑。

"无路洞天寻穆满,有时人世美刘郎。" 这两句中,“洞天”是道教中的仙境,诗人在表达自己虽然找不到通往仙界的道路,但仍然对那个世界充满向往。而“有时人世美刘郎”则是指偶尔间也会享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如同古代美男子刘安(即汉朝的淮南王)的风采。

"仙人恩重何由报,焚尽星坛午夜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界恩泽的感激,以及他在午夜时分于星坛上焚香以示报答之情。这不仅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显示出诗人对于道教修炼与信仰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仙境、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他们对自然、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

李昭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

肯羡鱼须美,长誇鹤氅轻。

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

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献山中顾公员外

抽却朝簪著钓蓑,近来声迹转巍峨。

祥麟避网虽山野,丹凤衔书即薜萝。

乍隐文章情更逸,久闲经济术翻多。

深惭未副吹嘘力,竟困风埃争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喜杜荀鹤及第

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

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

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

日使能吟者,西来步步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顾正字溪居

高敞吟轩近钓湾,尘中来似出人间。

若教明月休生桂,应得危时共掩关。

春酒夜棋难放客,短篱疏竹不遮山。

莫誇恬淡胜荣禄,雁引行高未许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