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姑苏

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

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

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

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早晨我游历盘门东边,傍晚时分离开阊门西边。
四处望去空荡无人,只见太阳低垂天边。
荒芜的树林笼罩着黄昏的烟雾,有归巢的鸟儿在鸣叫。
万物都有它们的归宿,唯独我没有安定的居所。

注释

朝:早晨。
游:游览。
盘门:古代苏州的城门。
东:东方。
暮:傍晚。
阊门:古代苏州的另一座城门。
西:西方。
四顾:环顾四周。
茫无:空旷无人。
白日:太阳。
荒林:荒废的树林。
昏烟:黄昏时的烟雾。
归鸟:归巢的鸟儿。
物皆:万物都。
所托:归宿。
安栖:安定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游览盘门东,傍晚从阊门西出行的景象。诗中的“四顾茫无人”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而“但见白日低”则是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化。在荒凉的林中笼罩着昏烟,仅有的生动之处是归巢的鸟儿鸣叫。最后两句“物皆得所托, 而我无安栖”,诗人感慨万千,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不宁和对归属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王安石在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这首简短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情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表现力的作品之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法云

法云但见脊,细路埋桑麻。

扶舆度焰水,窈窕一川花。

一川花好泉亦好,初晴涨绿深于草。

汲泉养之花不老,花底幽人自衰槁。

形式: 古风

虎图

壮哉非罴亦非貙,目光夹镜当坐隅。

横行妥尾不畏逐,顾盼欲去仍踌躇。

卒然我见心为动,熟视稍稍摩其须。

固知画者巧为此,此物安肯来庭除。

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

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

悲风飒飒吹黄芦,上有寒雀惊相呼。

槎牙死树鸣老乌,向之俛噣如哺雏。

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

形式: 古风

试茗泉

此泉地何偏,陆羽曾未阅。

坻沙光散射,窦乳甘潜泄。

灵山不可见,嘉草何由啜。

但有梦中人,相随掬明月。

形式: 古风

郑子宪西斋

漫搆轩窗意亦深,滔滔浮俗倦登临。

诗书千载经纶志,松竹四时萧洒心。

晓枕不容春梦到,夜灯唯许月华侵。

行看富贵酬勤苦,车马重来拾翠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