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门

灵岩一窍何年凿,混沌初开有此门。

探药仙人何处去,山中不改旧乾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题石门》由唐代诗人罗隐所作,通过对灵岩石门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历史感与自然的永恒之美。

首句“灵岩一窍何年凿”,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灵岩石门起源的思考,仿佛在探寻历史的痕迹,暗示着这石门背后隐藏着悠久的故事和时间的印记。

次句“混沌初开有此门”,运用了“混沌”这一概念,象征着宇宙之初的原始状态,将石门置于宇宙创生的宏大背景之下,强调其存在之古老与神秘。

“探药仙人何处去”一句,引入了神话色彩,想象古代的仙人曾在此地探寻药材,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石门作为连接人间与仙境的通道,承载着超凡脱俗的意义。

最后,“山中不改旧乾坤”则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即便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但山中的自然秩序依旧如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历史、神话元素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石门的壮观与神秘,也传达了对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吴公约神道碑附诗

吴山苍苍,吴水泱泱。降生英灵,为公为王。

以严师旅,以奠封疆。派有别者,我亦鹰扬。

取直之功,捍巢之绩。虽从本军,实展良画。

践历禁旅,光扬事迹。乃自西佳,迁于硖石。

上君东代,诸将西征。贾其馀勇,资其锐兵。

稽山雾廓,京口波清。再从貂冕,始拜冬卿。

吴会纷纭,淮右奔竞。驱其涷馁,犯我疆境。

躬励精卒,恭承上命。雪霁松贞,风中草劲。

元戎承制,圣主酬劳。大起名重,司元望高。

优游渥泽,出入官曹。所谓鸡省,全资豹韬。

恭仰府城,载崇吾圉。惟力是助,厥功以举。

云矗千堵,土攒万杵。率以资产,役以军旅。

乃颁异宠,乃正华资。大国纲纪,雄藩羽仪。

床间牛刽,杯里蛇疑。天胡可测,神亦难知。

有仁于时,有功于物。一代殊勋,二品清秩。

不谓不达,何获何失。瑞马神羊,金箱玉室。

形式: 四言诗

咏柳

袅袅和烟映玉楼,半垂桥上半垂流。

今年渐见枝条密,恼乱春风卒未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过梁震居留题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形式: 五言绝句

送灶诗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