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如银瓮万兵环,怅望孤城野蓼间。
池面绿阴通易水,楼头青霭见狼山。
渔舟掩映江南浦,使驿差池古北关。
雅爱六韬名将在,塞垣无事虎貔閒。
这首诗描绘了雄州南门外的壮丽景象和边塞的宁静气氛。首句"城如银瓮万兵环"以比喻手法,将城池比作巨大的银瓮,周围环绕着众多士兵,显示出军事防御的森严。"怅望孤城野蓼间"则流露出诗人对孤城的感慨,以及对野外蓼草丛生的寂寥之感。
"池面绿阴通易水,楼头青霭见狼山"两句,通过描写池塘水面的绿色树荫直连到易水,楼阁之上青色的云雾中可见狼山,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边关地理的交融,富有诗意。
"渔舟掩映江南浦,使驿差池古北关"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与北方边关的对比,渔舟点缀在江南水边,而古老的驿站则位于北关,展现出地域的多元风貌。
最后两句"雅爱六韬名将在,塞垣无事虎貔闲"表达了诗人对有才智的将领的敬仰,以及对边疆安宁的欣慰,用"虎貔闲"形容守卫者们在和平时期显得闲适有力,寓意边疆稳定,国家安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雄州南门的景象,既有边防的威严,又有生活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边关治理的赞赏和对和平的向往。
不详
庆寿蟠桃晓雾昏,忽闻笳鼓咽都门。
宫闱有范遗文母,社稷无忧付圣孙。
四海心丧同祖妣,一封手诏易陵园。
君王孝感凌穹昊,未尽东朝欲报恩。
天开华德嗣音徽,尝拥真人御殿闱。
万国母仪坤积载,两朝圣嗣日光辉。
羞笾忽弃参差荇,宝匣空馀浣濯衣。
从此昭陵原上路,又添遗老泣皇妃。
天生尔慈竹,恩义不相分。
直节虽然劲,虚心所以群。
儿孙同约束,霜雪共辛勤。
我愿坐中客,结交同此君。
楼上忆乡关,凭高独倚栏。
远眸天外尽,愁思酒中宽。
泽国吴莼老,山城蜀道难。
客帆归未得,落日暮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