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子高常熟教授

儒科一废四十年,甲寅诏下初兴贤。

鸡窗夜半同起舞,竟让祖生先著鞭。

去乘騄駬首燕路,归骑赤鲤游琴川。

川中疑有古文学,子游故里今依然。

采芹思乐弦且歌,官况虽清奈冷何。

省台衮衮岂足羡,燕雀喧啾入网罗。

残春积雨困花柳,天气昏昏如中酒。

怕逢北客问新事,更恨东人夺佳友。

暮年离别意鲜欢,追思得失空长叹。

诗成写寄掩关卧,梦逐飞絮黏征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黄子高常熟教授》。诗中表达了对黄子高的赞赏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首句“儒科一废四十年”,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变化,暗示了黄子高在困难时期重振儒学的不易。接着,“甲寅诏下初兴贤”描绘了朝廷重新重视人才的景象,黄子高因此得以崭露头角。

“鸡窗夜半同起舞,竟让祖生先著鞭”运用典故,赞美黄子高的勤奋和才华,将他比作古代学者祖生,寓意其学术成就有望超越前人。

“去乘騄駬首燕路,归骑赤鲤游琴川”描绘了黄子高赴任的场景,以骏马和赤鲤为喻,象征其仕途顺利和归乡的惬意。

“子游故里今依然”暗指黄子高回到故乡,延续了古代学者的文化传统。

后半部分,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官位清廉但生活孤寂,“官况虽清奈冷何”,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无奈。他对官场的纷扰和人事变迁表示厌倦,“省台衮衮岂足羡,燕雀喧啾入网罗”。

“残春积雨困花柳,天气昏昏如中酒”描绘了春天阴雨连绵的景色,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绪。他担心被北方来的人询问新情况,更痛惜失去好友。

结尾两句“暮年离别意鲜欢,追思得失空长叹”,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离别的感伤,以及对过去得失的反思,只能借诗表达哀思,闭门独处,梦境中还追寻着飘荡的飞絮,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才的赞扬,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宋末元初知识分子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黄云心游松江

吾宗两才子,世乱身不免。

绝怜华亭鹤,竟类东门犬。

客行因吊古,寒日下荒坂。

井邑今豪雄,往事海涛远。

形式: 古风

送焦君实之采石学官

江水日以远,山花日又新。

先吾不复少,后我皆成人。

之子如良金,出矿以精纯。

又如山中木,始遇雪发春。

送子启长途,跋子升华津。

青云题柱客,白发倚闾亲。

有志皆腾逸,非才独隐沦。

山林双鬓古,井臼一生贫。

宇宙无穷事,行藏各自身。

因风传短句,望月吊词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道成北游

从游十载前,总角君尚少。

相逢十载后,我鬓雪争曜。

修鳞纵巨壑,倦羽落荒峤。

盛衰各自异,巧拙更相诮。

义理浩无涯,经纶孰知要。

立身如处女,被服善窈窕。

止令公子慕,莫博千金笑。

形式: 古风

送辅若晦南游

天令中和春,锦花柳丝织。

江山回淑气,车马有行色。

问君今何之,白发在高堂。

韔弓箙两矢,出门志四方。

丈夫信有志,游近不堪远。

锡穴绠冷泉,馆娃吊荒畹。

青青三吴道,急雨飘客衣。

纵无讥小草,恐有遗当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