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

闻君别爱弟,明天照夜寒。

秋雁拂檐影,晓琴当砌弹。

怅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

吟为别弟操,闻者为辛酸。

况我兄弟远,一身形影单。

江波浩无极,但见时岁阑。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听说你告别了亲爱的弟弟,明月映照着寒冷的夜晚。
秋天的大雁轻轻掠过屋檐的影子,清晨的琴声在台阶前回响。
惆怅地望着辽阔的天空,思绪随之漫无边际地延伸。
我吟唱这首离别弟弟的曲子,听者无不感到心酸。
更何况我的兄弟相隔遥远,只留下我孤单的身影。
江水浩荡没有尽头,只见时光匆匆流逝。

注释

闻君:听说你。
别爱弟:告别亲爱的弟弟。
明天:明月。
照夜寒:映照着寒冷的夜晚。
秋雁:秋天的大雁。
拂檐影:轻轻掠过屋檐的影子。
晓琴:清晨的琴。
当砌弹:在台阶前弹奏。
怅望:惆怅地望着。
天澹澹:辽阔的天空。
思路漫漫:思绪漫无边际。
吟为:吟唱作为。
别弟操:离别弟弟的曲子。
闻者:听者。
辛酸:心酸。
况我:更何况我。
兄弟远:兄弟相隔遥远。
一身形影单:只留下孤单的身影。
江波浩无极:江水浩荡没有尽头。
但见时岁阑:只见时光匆匆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和不舍。诗中“闻君别爱弟,明天照夜寒”两句开篇就设定了一个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一种深切的情感;接着“秋雁拂檐影,晓琴当砌弹”则通过对秋雁和早晨琴声的描述,增添了一份落寞之情。

诗人在“怅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中表达了心中的不舍和思念之深,天空的辽阔似乎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茫然。紧接着“吟为别弟操,闻者为辛酸”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兄弟离别之痛。

在后半部分,“况我兄弟远,一身形影单”透露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依,而“江波浩无极,但见时岁阑”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迁都成为了离别之痛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细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复杂且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表达离别之情的一幅美丽画卷。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和乐天折剑头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

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

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敝宅艳山卉,别来长叹息。

吟君晚丛咏,似见摧隤色。

欲识别后容,勤过晚丛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和乐天感鹤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

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

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鲍,亦可薰为荃。

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形式: 古风

和乐天赠吴丹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

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

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

传闻共甲子,衰隤尽枯槁。

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

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

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埽。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

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

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

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

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