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其一)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

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

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贾岛保留了正始时期的风骨,王维留下了被人传颂的格言。
他们的千篇诗作流传千古,每一声吟咏都震撼人心。
离别时没有其他寄托,只有共同的思念凝聚在这门扉之间。
像阳春般美好的时光值得永远惋惜,郢路上的风尘却已使前路昏暗不清。

注释

贾岛:唐代诗人,以苦吟著称,注重诗歌的字句锤炼。
正始: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年号,此处借指高雅的文学风格。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田园诗。
格言:含有教育意义或启发性的言论。
千篇:形容作品众多。
千古:时间久远,自古至今。
一咏:一次吟诵。
惊魂:震撼心灵。
离别:分开,告别。
无他寄:没有其他的寄托或信物。
相思:互相思念的情感。
共此门:在此门下共同拥有或体验。
阳春:温暖明媚的春天,常比喻为美好时光。
堪永恨:值得长久遗憾。
郢路:楚国郢都的道路,这里代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尘昏:尘土弥漫,喻指时局混乱或社会风气败坏。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相思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一句,指的是贾谊与王粲在汉朝时期留下的美好名声,通过这种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希望自己的友情能够像他们一样流传千古。"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了这一愿望,不仅是希望自己和朋友的名字能够长存,而且每当人们提及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深切的情感。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表达了诗人在分别之际,无从寄托自己的思念,只能将这份情感封存在心中,与朋友共同珍藏。"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忧伤和无尽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古朴凝练,每一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它不仅是一种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一种表达,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永恒的向往和对人生离合的无奈感慨。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其二)

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

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

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一)

十万雄军幕,三千上客才。

何当谈笑外,远慰寂寥来。

骚雅锵金掷,风流醉玉颓。

争知江雪寺,老病向寒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二)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

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

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荆幕孙郎中

珠履风流忆富春,三千鹓鹭让精神。

诗工凿破清求妙,道论研通白见真。

四座共推操檄健,一家谁信买书贫。

别来乡国魂应断,剑阁东西尽战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