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
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
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二)》。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开篇两句,诗人以南北之分为切入点,指出南方较为平静,而北方经历过长期的征战,这样的对比设置了全诗的沉思氛围。
接下来的“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无用武之悲哀。这里的“苏子卿”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不幸被战争所害的英雄人物,或是一个虚构的典故,用以寄托个人情感。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江边的楼阁上下着白雪,与远处山寺春耕的画面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
“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末尾两句则转向对家国的关怀。诗人站在家门之外,聆听着激流澎湃的声音和风雨交加的响动,这些自然现象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的忧虑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的叠加,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情绪和对外界变迁的感慨。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珠履风流忆富春,三千鹓鹭让精神。
诗工凿破清求妙,道论研通白见真。
四座共推操檄健,一家谁信买书贫。
别来乡国魂应断,剑阁东西尽战尘。
风雨冥冥春闇移,红残绿满海棠枝。
帝乡久别江乡住,椿笋何如樱笋时。
海内擅名君作赋,林间外学我为诗。
近闻南国升南省,应笑无机老病师。
千万僧中宝,三朝帝宠身。
还源未化火,举国葬全真。
文集编金在,碑铭刻玉新。
有谁于异代,弹指礼遗尘。
行僧去湘水,归雁度荆门。
彼此亡家国,东西役梦魂。
多慵如长傲,久住不生根。
曾问兴亡事,丁宁寄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