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二)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

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

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南方疆域少经百战洗礼,北方大地却常有长途征战。
何从事闲暇时光被白白消磨,可怜苏子卿(苏武)遭受流放之苦。
在江边楼上联吟关于雪的诗句,到野外寺庙中观看春日耕作。
门外是沧浪之水,风雨交加,波涛声中夹杂着雨声。

注释

南州:南方地区。
无百战:很少发生大规模战争。
北地:北方地区。
长征:长时间远距离的行军或作战。
闲杀:极度空闲,无所事事。
何从事:指何逊,南朝诗人,这里泛指文人。
伤哉:可悲啊。
苏子卿:即苏武,西汉时期出使匈奴被扣留,历经艰辛。
江楼:江边的楼阁。
联雪句:一起吟咏有关雪的诗句。
野寺:乡村的寺庙。
春耕:春天的农耕活动。
门外:室外,此指居所外。
沧浪水:泛指清澈的水流,也可特指某河流。
风波:风浪,比喻乱世或纷争。
雨声:下雨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二)》。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开篇两句,诗人以南北之分为切入点,指出南方较为平静,而北方经历过长期的征战,这样的对比设置了全诗的沉思氛围。

接下来的“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无用武之悲哀。这里的“苏子卿”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不幸被战争所害的英雄人物,或是一个虚构的典故,用以寄托个人情感。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江边的楼阁上下着白雪,与远处山寺春耕的画面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

“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末尾两句则转向对家国的关怀。诗人站在家门之外,聆听着激流澎湃的声音和风雨交加的响动,这些自然现象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的忧虑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的叠加,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情绪和对外界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荆幕孙郎中

珠履风流忆富春,三千鹓鹭让精神。

诗工凿破清求妙,道论研通白见真。

四座共推操檄健,一家谁信买书贫。

别来乡国魂应断,剑阁东西尽战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倪署郎中

风雨冥冥春闇移,红残绿满海棠枝。

帝乡久别江乡住,椿笋何如樱笋时。

海内擅名君作赋,林间外学我为诗。

近闻南国升南省,应笑无机老病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哭西川坛长广济大师

千万僧中宝,三朝帝宠身。

还源未化火,举国葬全真。

文集编金在,碑铭刻玉新。

有谁于异代,弹指礼遗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唐洙处士

行僧去湘水,归雁度荆门。

彼此亡家国,东西役梦魂。

多慵如长傲,久住不生根。

曾问兴亡事,丁宁寄勿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