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一)

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

盐咸醋酸,阿谁不知。

只要熟处放教生,生处放教熟。

道用人情日久,自然打成一片。

犹是蹲坐在净地上,要得大方独步,柏山与你草鞋。

形式: 偈颂

翻译

人情深厚却道义微薄,世俗中谁能理解道的存在。
就像盐和醋的酸味,又有谁不熟悉呢。
在熟悉的地方让生疏的事物生长,在生疏的地方让它变得熟悉。
道义依靠人情长久流传,自然会融为一体。
即使现在还是像蹲坐于洁净之地,但追求的是大气独步,哪怕只有柏山和草鞋为伴。

注释

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或情谊。
道情:道义的情感表达。
盐咸醋酸:比喻普遍被人们熟知的事物。
阿谁不知:谁不知道。
熟处:熟悉的地方。
生处:生疏的地方。
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紧密结合。
蹲坐:形容朴素的生活方式。
大方:大气,有气度。
柏山:可能指代崇高的地方或象征坚韧。
草鞋:象征简朴的生活。

鉴赏

这首宋朝禅宗僧人释智朋的偈颂,以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盐和醋为喻,阐述了道家或佛教中的人情与道理的关系。首句“人情浓厚道情微”,意味着世俗人情浓厚而深沉,而道义的道理则显得淡薄而微妙。接着,“道用人情世岂知”表达了道义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往往更关注眼前的人情世故。

“盐咸醋酸,阿谁不知”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基本的生活体验,人人都能感知到咸淡酸涩。然而,诗人提出关键在于“只要熟处放教生,生处放教熟”,即在熟悉的地方注入新鲜感,在陌生处引入传统智慧,使得两者相互转化,达到和谐统一。

“道用人情日久,自然打成一片”说明只有长期实践道义,将人情与道理融合,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最后两句“犹是蹲坐在净地上,要得大方独步,柏山与你草鞋”,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朴素而自在的境界,即使身处平凡,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展现出超脱世俗的大方气度,如同在柏山中穿着草鞋独自漫步。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通俗易懂,通过日常生活小事,传达了道家或佛教关于人情与真理交融的哲理。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

黄檗归本位坐,陷虎机深。

保寿打推出僧,钓鳌力巨。

一举三山连,未称全提处。把断要津,辉腾今古。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三九)

草舍家风,少富多贫。牙根齧定,七纵八横。

有炉无火烧杀人,有火无炉走杀人,说甚杨岐鬼眼睛。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三八)

护生杀生,遍界刀鎗。柏山结也如常,解也如常。

如常恰似秋风至,无意凉人人自凉。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三七)

柏山小小丛林,安居九十日。

五日不升堂,隔日不入室。

与么承当去,已是拗曲作直。吹糠著米,无赃考贼。

沛公斗智,项羽斗力。南无甚深般若波罗蜜。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