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
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
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
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林的宁静与生动景象。"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展现了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连鸟儿也因之而频繁受惊的动态画面。"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诗人通过写一夜之间仿佛经历了风雨,暗示了夜晚的动荡,直到山月升起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诗人以松门和潭水为意象,描绘出深秋景色的清冷与空灵,积翠的松林与清澈见底的潭水相映成趣,给人以空旷而明亮的感觉。最后两句"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诗人通过天鸡报晓,暗示黎明的到来,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征途的思念和即将启程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山林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体现了屈大均作为明末清初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仙掌三峰立,天门半壁扃。
莲花围白帝,玉井出明星。
横度苍龙磴,高歌落雁亭。
河山襟带尽,两戒据天经。
昨夜闻长笛,依稀鸾凤音。
三峰吹落月,一半驻空林。
人道水帘里,玉姜时弄琴。
神仙不可接,怅望白云深。
富春山万叠,雪映钓台青。
予若桐江月,长随汉客星。
寒猿吟石壁,白鹭落沙汀。
渔父频招手,回舟入杳冥。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