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佛教修行图景。"赤旃檀塔六七级"中的“赤旃檀塔”指的是用红色旃檀木制成的小型佛塔,而“六七级”则表明这些小塔排列有序,数量适中。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熟悉,更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白菡萏花三四枝"中的“白菡萏花”可能是指某种洁白色的花朵,而“三四枝”则暗示了这些花朵生长的随意与自然,既没有过多的修饰,也不显得单薄。这种写法传达出一种简约而不失优雅的生活态度。
"禅客相逢只弹指"中的“禅客”是对游历于佛教寺庙之间的僧侣或信徒的称呼,而“相逢只弹指”则表明他们之间的交流非常简洁,有时候仅需一点点手势或轻轻一弹手指就能传达彼此的禅理。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理解,也体现了一种心灵上的默契与沟通。
"此心能有几人知"则是诗人的感慨,这里的“此心”指的是那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心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提问,表达了这种心境的珍贵和难以为外人道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居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禅客交流方式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生活理念。
不详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霜月夜裴回,楼中羌笛催。
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
昏王亡国岂堪陈,只见明诚不见身。
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
至境心为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风。
寥寥双耳更深后,如在缑山明月中。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
不决浮云斩邪佞,真成龙去拟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