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传

昏王亡国岂堪陈,只见明诚不见身。

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昏庸的君主导致国家衰败,哪里还能谈论历史陈迹?
只留下光明和诚信的遗风,却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注释

昏王:昏庸的君主。
亡国:国家衰败。
岂:哪里还。
堪:能。
陈:历史陈迹。
只见:只留下。
明诚:光明和诚信。
不:却。
见身:看见他们的身影。
想得:想到。
先生:指贤者。
也知:也应该知道。
自:自己。
欲:想要。
将:拿。
留与:留给。
后来人:后世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淳所作,名为《比干传》。诗中通过对昏君亡国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良之士比干的同情和赞赏,以及对于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昏王亡国岂堪陈" 这一句直接点出了昏庸无道的君主导致国家灭亡的严酷现实,"堪"字表达了一种无法忍受的悲哀。下一句"只见明诚不见身" 则通过对比干忠诚品格与其不幸被害的身躯的对比,强调了正直之士在乱世中的悲剧命运。

接着两句"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 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愿望。诗人深思熟虑,理解到像比干这样的贤臣对于时代的价值,以及希望能够把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后世。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丰富,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历史人物的悲剧与英雄气概,同时也蕴含着对忠良之士的崇敬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风琴

至境心为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风。

寥寥双耳更深后,如在缑山明月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古剑池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

不决浮云斩邪佞,真成龙去拟何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古战处

鬼气苍黄棘叶红,昔时人血此时风。

相怜极目无疆地,曾落将军一阵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其一)

小谢清高大谢才,圣君令泰此方来。

一从到后常无事,铃阁公庭满绿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