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别不自意,茫然空复愁。
孤舟仍盗贼,多病已春秋。
明月一江远,故人何处楼。
风尘双泪眼,为我寄沧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长庚纯一舜隆既别忆之》。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联“一别不自意,茫然空复愁。”开篇即道出与友人离别后的茫然与愁绪,虽未言明为何别离,但其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已跃然纸上。
颔联“孤舟仍盗贼,多病已春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离别后的生活状态。孤舟漂泊,盗贼横行,加之年岁渐长,疾病缠身,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困苦。
颈联“明月一江远,故人何处楼。”以明月映照江面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明月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的牵挂,而“何处楼”则表达了对友人所在位置的不确定和对相聚的渴望。
尾联“风尘双泪眼,为我寄沧洲。”诗人想象着自己在风尘中,泪眼模糊,仿佛能感受到友人的情感,希望友人能将这份情感寄托于遥远的沧洲。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心境变化,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秋风高不极,破浪片帆轻。
鸿雁冲沙起,蛟龙傍槛鸣。
愁人芳草远,落日一江明。
十载风波事,茫然空复情。
亦有华阳在,谁其汗漫游。
书传天目雨,客到秣陵秋。
江远芙蓉细,山低蟋蟀幽。
此怀吾不浅,直欲醉丹丘。
七夕凭谁问,双星柰尔何。
劫来行暮雨,早已失天河。
不见停梭去,宁知乞巧多。
盈盈一水者,人世更磋砣。
复得南康信,匡芦遂尔狂。
诗仍官长骂,名或簿书强。
暮雨湘潭近,秋风楚塞长。
江流如可返,为我到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