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试卷呈君实待制景仁内翰

篝灯时见语惊人,更觉挥毫捷有神。

学问比来多可喜,文章非特巧争新。

蕉中得鹿初疑梦,牖下窥龙稍眩真。

邂逅两贤时所服,坐令孤朽得相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学问和文章的追求,以及对友人君实待制景仁内翰的赞赏。

"篝灯时见语惊人,更觉挥毫捷有神。"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点灯阅读试卷时的情景,那些精彩的文字让人读来感到震惊,同时也表达了对撰写者的技巧和才华的赞叹。

"学问比来多可喜,文章非特巧争新。" 这两句强调了学习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并不仅仅追求新颖,而是要有深厚的学养和内涵。

"蕉中得鹿初疑梦,牖下窥龙稍眩真。" 此处运用了《庄子》中的寓言,借以形容诗人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以及从中获得启示的过程。

"邂逅两贤时所服,坐令孤朽得相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敬佩,并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从而在精神上与之相通。

整首诗展示了王安石对文学和智慧的尊重,以及他对友人君实待制景仁内翰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奉招吉甫

经纶无地委蓬蒿,凛凛胸怀且自韬。

谁奋长谋平岭海,犹将馀力寄风骚。

名惭随俗贫中役,恨未收身物外高。

永夜西堂霜月冷,邀君相伴有松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奉寄子思以代别

南北蹉跎成两翁,悲欢邂逅笑言同。

全家欲出岭云外,匹马肯寻山雨中。

趋府折腰嗟踽踽,听泉分手惜匆匆。

寄声但有加餐饭,才业如君岂久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奉酬杨乐道

邂逅联裾殿阁春,却愁容易即离群。

相知不必因相识,所得如今过所闻。

近代声名出卢骆,前朝笔墨数渊云。

与公家世由来事,愧我初无百一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始与韩玉汝相近居遂相与游今居复相近而两家子唱和诗相属因有此作

羁旅儿童得近邻,相知邂逅即情亲。

当时岂意两家子,此地更为同社人。

勋业弹冠知白首,文章投笔让青春。

万金虽愧君多产,比我渊明亦未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