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旆飘飘夺晓霞,御筵相送出京华。
仲尼俎豆真儒者,郤縠诗书属将家。
腰下已悬如斗印,门前看见筑堤沙。
先朝学士期牵复,待草南阳入相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南阳李太傅(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
“红旆飘飘夺晓霞”一句,通过鲜明的色彩描绘出早晨的景象,红色的旗帜在曦光下飞扬,似乎要夺走天边初升的霞光。这里不仅营造了送别时分离的情境,也映衬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不舍。
“御筵相送出京华”则是具体描绘送别的场景,御筵即皇帝的坐具,这里用来指代官员或贵族。诗人通过这个细节,不仅强调了离者的身份地位,也突出了送别的隆重和郑重。
“仲尼俎豆真儒者”一句,用了孔子的名字(仲尼)与他的教学方式,即使用俎豆作为计数工具,来形容李太傅是一位真正的儒家学者。这不仅是对李太傅学识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郤縠诗书属将家”则进一步表达了李太傅家族的文化底蕴和学术传统。郤縠,即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用来比喻诗书,属将家即表示这些文化遗产都属于将军之家。
“腰下已悬如斗印”一句,通过对腰间悬挂的印章的描写,展示了官员身份的象征,同时“如斗”形容印章之大,也可能暗示着权力与地位的重要性。
“门前看见筑堤沙”则转换了景象,从室内到户外,通过对门前堆积的沙土(可能是修筑城墙或防御工事)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紧迫感和为未来做准备的情状。
最后,“先朝学士期牵复,待草南阳入相麻”则是诗人对于李太傅未来所持的美好祝愿。先朝学士可能指代历史上的优秀人才,而“期牵复”即希望重现他们的成就;“待草南阳入相麻”则是在期待李太傅能够在南阳一带建功立业,最终达到宰辅的地位(相麻,古代官名,即宰相)。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送别时的情感交织,更通过对人物的学识、地位和家族背景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佐幕徐方鬓未秋,官升芸阁更风流。
姓名旧在莺迁榜,诗什重题燕子楼。
渐有俸钱供药债,应无归梦到渔舟。
公馀时上台头寺,珠履金貂共胜游。
提笔从戎别帝乡,官清兼领校书郎。
将军幕下红莲媚,诗客袖中丹桂香。
吟倚旌旗春过雨,醉听刁斗夜含霜。
金台莫作多时计,非久应归振鹭行。
郡印我未解,轺轩君不留。
相逢都几日,此别又经秋。
山雪晴犹在,河澌暖渐浮。
内庭连上閤,早晚共优游。
百舌关关麦垄青,远山迎马翠如屏。
禁中已诵相如赋,江外犹看使者星。
衣拂茶烟寻水寺,枕攲梅雨泊沙汀。
归期莫过中秋节,侍宴甘泉月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