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归自苕水泛月莺脰湖寄沈子勺

朝辞若下城,暮驱笠泽艑。

景物忽已改,川原亦邈缅。

娱目惟清晖,百里同一眄。

月出梅堰高,水落松陵浅。

曲渚屡萦纡,环洲溯回转。

澹澹波生烟,遥遥云没岘。

枫林霜欲丹,蒹葭露初泫。

境会心自恬,神旷理逾显。

同怀寄秋水,离念得所遣。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若下城出发,傍晚时分乘船经过笠泽,沿途景色变化,心情也随之起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如月光、水位、烟雾、云霞、霜色、露珠等,细腻地展现了秋季夜晚的湖上风光。

“朝辞若下城,暮驱笠泽艑。” 开篇即点明行程,早晨离开若下城,傍晚驱船驶向笠泽。通过“朝”与“暮”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景物忽已改,川原亦邈缅。” 描述了途中景色的变化,川流和原野在视野中变得遥远而模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

“娱目惟清晖,百里同一眄。” 指出诗人欣赏的是清澈的阳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同一片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月出梅堰高,水落松陵浅。” 描绘了月升梅堰之上的壮丽景象,以及水位下降后松陵的浅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曲渚屡萦纡,环洲溯回转。” 通过曲折的河洲和环绕的岛屿,展现了湖面的蜿蜒曲折,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澹澹波生烟,遥遥云没岘。” 描述了水面轻柔的波纹和远处云雾的消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枫林霜欲丹,蒹葭露初泫。” 利用枫叶即将变红和芦苇上的露珠初现,描绘了秋天特有的色彩和湿润感,增添了季节的气息。

“境会心自恬,神旷理逾显。” 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心境自然平和,精神更加开阔,道理也显得更为明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同怀寄秋水,离念得所遣。” 结尾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通过寄情于秋水,排解了离别的思念,表达了友情的永恒和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夜晚湖上的美丽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思感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5)

李应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雨

宿雨苦不开,四望垂云黑。

涂潦浩纵横,阡陌不可识。

客子驾言迈,行行还自恻。

薄暮路转修,人马同倦极。

高空绝飞鸟,况我无羽翼。

远壑来悲风,草木惨无色。

念彼白驹诗,喟焉长叹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杂诗

野水渐我车,掀之出于淖。

夫岂避危涂,行险终违道。

万事有当然,祸福安足保。

君子守其辙,无论迟与早。

孔孟恒固穷,仪秦毋乃躁。

所得非所欲,宁以落魄老。

形式: 古风

演乐天闺妇诗意

三岁戍辽阳,无日不长欷。

夜合花几开,刀头望来慰。

红绡带缓无,绿鬟低也未。

正咏白家诗,隔墙啼络纬。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行役

驱马上高山,山高欲近天。

及到山巅上,更有山在前。

高山岂有尽,客行良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