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醉公认得扬州路,堂上平山列酒樽。
后日公荣来酩酊,赋诗可但属姚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因观刘侍读姚秘丞孙处士平山堂诗寄欧阳公唱和作绝句》。诗中通过描绘“醉公认得扬州路”的场景,暗示了平山堂的繁华与美酒佳肴,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堂上平山列酒樽"形象地展示了宴饮的热闹气氛,酒樽排列如山,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
接着,诗人想象未来欧阳公荣归之时,必定会沉醉于这样的欢乐之中,那时赋诗作乐,不只是姚孙(可能指姚秘丞和孙处士)的专利,也预示着诗酒文化的延续和共享。整首诗以轻松愉快的笔调,表达了对聚会和友情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期许。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肠断之鸡不解鸣,要须烦汝报升平。
故知二虏非刘石,只是中原无祖生。
迟迟来日去何疾,六十五见此日除。
明发束修能有几,太平田舍读残书。
沉沉欲雪岫云平,月尾年头此有情。
童稚欢欣学秦语,不知家世本东京。
下惠一时行已志,首阳万古振人伦。
终南不得西山号,岁暮白头空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