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连绵的群山无边无际,一座孤独的城坐落在山谷之中。
没有风从边塞吹来,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关隘,却并未带来夜晚。
使者归期为何如此之晚?楼兰的敌人还未被斩杀。
我独自眺望远方烽烟弥漫之地,心中满是苍凉与哀伤。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边塞之旅的孤独与思念故土之情感的古诗。诗人以“莽莽万重山”开篇,描绘了一片辽阔而幽深的山脉,将读者带入一个偏远而又闭塞的环境中。接着,“孤城山谷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边陲之地的孤独与封闭感。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其中“无风云出塞”表明即便是在平静无风的情况下,云也能从这座城塞中升腾而起,这里的“塞”指的是边疆的防线;“不夜月临关”则形象地展示了夜幕降临,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城关之上。这些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边塞环境中。

“属国归何晚”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思乡情怀,表达了对于远方故土的急切期盼。"楼兰斩未还"则透露了一种等待的心境,"楼兰"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事件,而"斩未还"意味着某事尚未结束或完成。

最后两句“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中,“烟尘独长望”描绘了诗人在这片边塞之地,面对无尽的沙尘与云雾,只能孤独地凝视远方;"衰飒正摧颜"则形容诗人的神情,由于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惫而显得沧桑与憔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边塞生活中的孤独感、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九)

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

云气接昆崙,涔涔塞雨繁。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

所居秋草净,正闭小蓬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一)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