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庾信所作,属于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中的第一首。该诗从立德齐今古起笔,通过对比无机抱瓮汲与有道带经锄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与社会评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资仁一毁誉”一句,指出一个人所积累的美德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名誉尽失。这强调了个人的品德修为需要长久坚持,而不是一时之功。接着,“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两句,则通过对比没有任何成就的人只是空有抱负和真正有才华并付诸实践的人,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处下唯名惠,能言本姓蘧”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身地位低微但依然能够保持美好的品德的自信。这里的“惠”字有宽厚、恩惠之意,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自我评价。
最后,“未论惊宠辱,安知系惨舒”两句,则是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人对于荣誉与挫折态度的表达。这里“惊宠辱”指的是突然的宠爱、失意和侮辱,而“系惨舒”则是关于内心痛苦与安慰之间的平衡。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与社会、德行与评价等问题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