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作品,属于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个人抱负的展现。
“茫茫实宇宙,与善定冯虚。”这两句描绘出广阔无垠的宇宙,以及通过善良和智慧来确定人生方向的哲理。这里,“茫茫”形容宇宙之辽阔,而“与善定冯虚”则是说通过与善良相伴,来确定生命中不定的未来。
“大夫伤鲁道,君子念殷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哀思和对先贤遗风的怀念。其中,“大夫伤鲁道”指的是有身份的人悲伤于周公制礼作乐之后的衰败情况;“君子念殷墟”则是说君子们会怀念殷商古都的历史遗迹。
“程卿既开国,安平遂徙居。”这两句诗描述了国家由乱到治的过程,以及个人在和平时期选择定居的情景。“程卿”指的是有才能的人,“既开国”是说他们已经为建立国家做出了贡献;“安平遂徙居”则表明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人们可以选择一个安稳的地方永久居住。
“讵能从小隐,终然游太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回到远古纯朴时代的心愿。这里,“讵能”是一种自问自答的语气,询问是否能够;“从小隐”是说从年轻时就开始过隐逸的生活;“终然游太初”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最终回到远古纯朴美好的时代去漫步。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情操。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以及个人的生活选择与国家盛衰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