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塘寄知者

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

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

镏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白鸟梳理羽毛站立在岸边莎草丛中,水面上漂浮着藻花和菱角的尖刺,泛起微微波纹。
晨雾中的光线像带子般轻轻洒在垂柳上,露珠如珍珠般滚落在卷曲的荷叶上。
清晨的楚水带着凉意催促着旅人早早出发,秋天的杜陵附近,蝉鸣声中满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鎏公你若不相信我归心之急切,那就听听江楼上那一曲悠扬的歌吧。

注释

梳翎:鸟儿整理羽毛。
岸莎:岸边的莎草。
楚水:指楚地的水。
杜陵:古地名,这里代指诗人故乡。
归心切:强烈的回家愿望。
江楼:江边的楼阁。
一曲歌:一首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晨湖泊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情寄托。开篇“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两句,以精美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水边世界。白鸟在岸边整理羽毛,水中的藻类和菱角在微弱的波光中摇曳,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紧接着,“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两句,则以柔美的笔触勾勒出晨雾中的柳树和露水滴落在荷叶上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将轻薄的烟霭比作飘逸的丝带,将清晨的露珠比作晶莹的珍珠,展现了早晨自然界的细腻美感。

“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两句,则由景转情。诗人提到楚水的清凉,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行旅的匆促,同时,通过“杜陵秋思”的点题,传达了自己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深,以及内心的忧郁。

最后,“镏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不舍与依恋之情。诗中的“镏公”可能是诗人朋友的别称或官职,而“归心切”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渴望,以及对即将分别之友的不忍割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构建了一幅既有画面美,又蕴含深情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登卢氏台

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

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馀。

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雁疏。

由来放怀地,非独在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登李羽士东楼

经客有馀音,他年终故林。

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

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溪上行

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

雪羽䙰褷立倒影,金鳞拨剌跳晴空。

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

心羡夕阳波上客,片时归梦钓船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禁火日

骀荡清明日,储胥小苑东。

舞衫萱草绿,春鬓杏花红。

马辔轻衔雪,车衣弱向风。

□愁闻百舌,残睡正朦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