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户部挽词(其一)

虽负文场志,何惭国士风。

王廷曾抗论,庙鼎合铭功。

玉树摧平地,朱霞落半空。

故人遗叹在,秋后有惊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挽词《苗户部挽词(其一)》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已逝官员苗户部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忠诚、才学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首句“虽负文场志”,开篇即表达了苗户部虽在文学之路上有所欠缺,但并未因此而自惭形秽。接着“何惭国士风”一句,直接点明了他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高尚品格,即使在文采上稍逊一筹,也无损其作为国士的风采。

“王廷曾抗论,庙鼎合铭功”两句,进一步赞扬了苗户部在朝廷中的正直立场和卓越功绩。他在朝堂上的直言不讳,以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都值得被铭记。

“玉树摧平地,朱霞落半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苗户部的离世如同珍贵的玉树倒落在地上,绚烂的朱霞坠入半空中,既表达了对他的逝世的哀痛之情,也暗示了他的离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损失。

最后,“故人遗叹在,秋后有惊鸿”则寄托了对苗户部的深切怀念。即使在他离开后,人们仍能感受到他的影响,正如秋天过后仍有惊鸿掠过,留下美丽的痕迹一般。这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也寓意着他的精神将永远流传,激励后人。

综上所述,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深情地缅怀了苗户部这位忠诚、有才华且品德高尚的国士,展现了对逝者无尽的哀思与敬意。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苗户部挽词(其二)

已矣公归矣,哀哉将奈何。

黄宫无处乐,玄冕有谁歌。

南越生祠久,东川画像多。

孤穷亲党在,共立碣嵯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林漕挽词(其一)

国士青云器,儒林合抱松。

羽仪丹穴凤,头角剑津龙。

玉笋班虽贵,皇华使愈恭。

人亡其政在,尚可访遗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林漕挽词(其二)

一梦无回处,庞眉坐柏庭。

几时逢白日,万事付哀铃。

画翣行须缓,黄宫到便扃。

松陵诗莫和,恸哭不堪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蔡学士挽词(其一)

斗分星孤陨,虞庭凤不还。

金龙抛使节,玉笋误朝班。

世德元明后,家声王谢閒。

国功图未卒,归老负江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