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莺啼序·说笔》是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以毛笔为题,寓情于物,展现了诗人对毛笔的深厚情感和对其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
开篇“毛锥愤然跃起”,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毛笔的生动形象,赋予其情感色彩,引出对毛笔的赞美。接着,“向黄生诮骂”则以戏谑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与毛笔之间的互动,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我依汝、寒雪秋萤,每生鲜蕊如赭”几句,通过对比和比喻,赞美了毛笔在不同环境下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寒冷的雪地还是秋天的萤火,都能展现出如同鲜红花朵般的美丽。
“枉劳却、霜颠杵杵,几回贬我西风价”则表达了毛笔在历史变迁中的地位和价值,即便历经沧桑,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欲答还惭,贱子有罪,幸中书宥赦”这一段,诗人以谦卑的态度自述,表达了对毛笔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打蕉雨、常送凄凉,舍君谁伴长夜”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毛笔之间的情感联系,将毛笔视为陪伴自己度过孤独夜晚的伴侣,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的孤独与坚持。
“益州来、鸾笺十版,邺中到、雀台一瓦”通过列举古代文人墨客使用毛笔的场景,展现了毛笔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他年脱颖,共尔高飞,厕玉堂金马”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毛笔共同创造辉煌成就的期待,以及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决心。
“奉帝诏、撰词木芍,草赋长杨,一腕云烟,彩毫浓写”则是对毛笔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的强调,无论是撰写诏书、木芍词,还是长杨赋,毛笔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雕犀制格,镂金装管,珊瑚十丈镌为架”描绘了毛笔制作工艺的精美,从材料选择到工艺设计,都体现了对毛笔的尊重和珍视。
“盥蔷薇、秋露垂垂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氛围,增强了作品的意境美。
“风灵雨怪,遥携蛇影龙魂,万里勇赴其下”则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毛笔在艺术创作中的神奇力量,仿佛能够跨越时空,与各种自然元素进行交流。
“朝回解橐,付与涛姬,许玉纤共把”表达了诗人与毛笔共同创作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惯用尔、双蛾青到,对镜工描,两蝶黄来,倚窗学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使用毛笔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以及对细节的精心处理。
“芳津润汝,脂唇呵汝,鼠须麟角风流老,待功成、才劝中书驾”则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毛笔的呵护和期待,以及对完成作品后的满足感。
最后,“锥兮掩帽垂头,一笑而行,汝言尽假”以幽默的方式收尾,既是对毛笔的告别,也是对自身创作过程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对生活态度的乐观。
整体而言,《莺啼序·说笔》不仅是一首赞美毛笔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毛笔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艺术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