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元夕

去年元夕华灯里。谙尽愁滋味。今年元夕月孤明。

依旧无聊默坐、听深更。江梅消息东风漏。

人也如梅瘦。冷香幽韵谱琴丝。

却笑此情偏有、侍女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虞美人·元夕》由清代诗人张玉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元宵佳节中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开篇“去年元夕华灯里。谙尽愁滋味”,以对比的手法,将去年元宵节的繁华与热闹与今年的孤独与寂寥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华灯璀璨的场景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反差,让人感受到节日氛围与个人心境之间的落差。

接着,“今年元夕月孤明。依旧无聊默坐、听深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今年的元宵节,月亮虽明,但却是孤零零的一轮,与去年的灯火辉煌形成对比。主人公独自一人,无聊地坐着,听着深夜的钟声,时间的流逝更加凸显了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江梅消息东风漏。人也如梅瘦”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主人公比作被东风吹瘦的江边梅花,形象地表达了人物的消瘦与憔悴,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凋零与枯萎。

最后,“冷香幽韵谱琴丝。却笑此情偏有、侍女知”两句,以琴声为媒介,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情感如此深沉,却只有侍女能够理解,这既是对情感无人分享的无奈,也是对侍女这份理解和陪伴的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前后不同情境的描绘,以及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传统节日背景下人物情感的复杂变化,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心境。

收录诗词(115)

张玉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夜坐

半帘淡月筛疏影,坐到深宵。闷到深宵。

烧尽闲窗烛几条。燕山近日音书断,路也苕苕。

梦也苕苕。卜尽金钱倍寂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沁园春.游知止山庄呈王梅影表叔

小舫蜻蜓,怯任西风,轻吹画桡。

爱寒山黛拥,细眉高髻,残阳碧袅,短缕长条。

路入溪湾,门涵水影,人立西湖第几桥。

循廊步,早窗纱齐拓,翠袖频招。何当曲奏云璈。

听字字、清真叶凤箫。

正丹枫两岸,霜文受记,菊黄三径,粉本争描。

绣斧闲居,班衣乐志,此福人间未易消。

耽游处、又斜阳一抹,瞥下花梢。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玉楼春.杏花

芳期爱是今番早。独倚东风殊窈窕。

小桥曲水燕初飞,细雨淡烟春正好。

酒旗掩映孤村杪。寂寂红楼寒尚峭。

枝头留得几回看,隔巷卖花声唤到。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点绛唇.得外书

雁足缠书,凭风吹过三千路。闲愁触忤。

芳草斜阳暮。淡墨红笺,写遍离人苦。离人苦。

这番新句。填就相思谱。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