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石秀才淮上偶作

出汴忽如鱼脱网,长淮万里断烦嚣。

白云已抱日光转,碧浪更和天面摇。

自此乘槎须犯斗,谁能鞭石解为桥。

玉京醉客无消息,不及蓬山两信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从汴京忽然像鱼摆脱了网罗,长淮江水万里阻隔了喧嚣。
白云环绕着太阳转动,碧绿的波浪摇曳着天空的倒影。
从此乘坐木筏也要穿越星斗,谁能像鞭打石头那样造桥呢?
京城中的醉汉没有消息,比不上蓬莱山上的潮汐来得频繁。

注释

出:离开。
汴:指汴京,北宋都城。
忽:突然。
如:好像。
鱼:比喻人或事物。
脱:挣脱。
网:比喻束缚或困境。
长淮:指长淮河。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断:隔绝。
烦嚣:嘈杂、喧闹。
白云:自然景象,象征高远。
抱:环绕。
日光:阳光。
转:旋转。
碧浪:绿色的波浪。
天面:天空的倒影在水面。
摇:摇动。
乘槎:古代神话中乘木筏遨游太空。
犯斗:穿越星斗。
鞭石:像鞭子抽打石头,形容力量大。
解为桥:建造桥梁。
玉京:对京都的美称,这里指汴京。
醉客:沉迷于酒色的人。
无消息:没有音讯。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蓬莱。
两信潮:两次潮汐,形容频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汴京出发,如同鱼儿摆脱束缚,感到无比轻松与自由,心情随着长淮的广阔而远离尘世的喧嚣。诗人眼中,白云追逐着太阳的轨迹,碧绿的江浪仿佛在与天空共舞,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他想象自己乘坐木筏直指星空,甚至有意向北斗挑战,暗示着豪情壮志和探索未知的决心。然而,他也感叹那些在京城沉迷于享乐的人们,没有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和生活的真谛,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京城繁华的疏离感。

最后,诗人以蓬莱仙山的潮汐为意象,表达了对石秀才以及可能同样身处尘世纷扰中的人们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像潮水般洗涤心灵,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丞相柳湖席上

湖上春深不见沙,画桥飞影入晴霞。

园林到处消得酒,风雨等閒飞尽花。

令罚艳歌传盏急,诗成醉墨落笺斜。

兰亭乐事无丝管,待与羲之子细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张公达游西池

醉漾兰舟不忍归,斜阳已落碧云西。

天开银汉水初满,春入武陵人自迷。

殿倚鳌头连并幕,桥飞虹影度金堤。

游人不惜残花地,无限落红粘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汪正夫对雨

雨气飘萧动竹斋,惊秋高思若为裁。

壮心虽被愁催去,欢意须凭酒借来。

云脚一从边地合,风头半是海潮回。

长汀从此伤摇落,独有骚人最费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梁天机见寄

一听秋声鬓已凋,孤心惊起拂星杓。

轮囷自分为蟠木,濩落宁堪作大瓢。

新箧唱酬诗草满,旧衣倾泼酒痕消。

高篇已许临佳菊,更作栏杆护翠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